•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i id="5lvsm"></i>

    <mark id="5lvsm"><div id="5lvsm"><acronym id="5lvsm"></acronym></div></mark>
  •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mark id="5lvsm"></mark>
    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 > 專家訪談

    湯廣福:我國能源科技正以破竹之勢,把許多“不可能”變成“可能”

    新華網發布時間:2025-08-29 09:34:55

      能源是國家安全和發展的重要支柱,“十四五”時期是我國能源安全保供和綠色轉型的關鍵階段,在“雙碳”目標和能源安全新戰略的總體要求下,以《“十四五”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規劃》為綱領,我國在清潔能源規模化、化石能源清潔化、多種能源綜合化發展等方面,多項關鍵技術實現突破,科技原始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持續強化,有力支撐能源自主保障能力保持在80%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從15.9%提升至20%左右,為能源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石。

      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有力支撐能源保供與轉型

      我國能源體量和碳排放量巨大,2024年,能源消費總量59.6億噸標準煤。面對需求壓力巨大、供給制約較多、綠色低碳轉型任務艱巨等一系列挑戰,出路在大力發展新能源,關鍵在于科技創新。“十四五”以來,能源領域科技創新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成就斐然。

      清潔能源規模化。“十四五”期間,能源結構加速調整。截至2025年7月,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已達到22.3億千瓦,占總發電裝機的60.8%,新能源超越煤電成為系統第一大電源。光伏方面,N型TOPCon電池量產效率突破27%,度電成本降至0.13元/kWh左右,較2020年下降約50%。風電方面,陸上單機刷新至16.2MW,全球最大的26MW級海上風力發電機組下線,首個“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首批機組投產發電。水電方面,建成世界單機容量最大的白鶴灘百萬千瓦水電機組,抽水蓄能投產規模超5800萬千瓦,裝機容量連續9年居世界首位。核電方面,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國和一號”三代核電技術,高溫氣冷堆四代核電率先實現商用。

      化石能源清潔化。“十四五”期間,化石能源持續發揮能源“壓艙石”作用,能源安全與降碳協同推進。煤電方面,煤電機組節能改造、供熱改造和靈活性改造“三改聯動”規模超5億千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油氣方面,聚焦“兩深一非一老”,建成亞洲首口超萬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全球首座10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等標志性大國工程。CCUS方面,建成50萬噸級泰州CCUS示范工程,我國首個海上CCUS項目在珠江口盆地平臺投用。

      多種能源綜合化。“十四五”期間,智能電網持續升級,“西電東送”能力持續提升,由2.6億千瓦上升至3.6億千瓦。氫能技術方面,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槽能耗降至4.2kWh/Nm3,70MPa加氫站關鍵技術裝備實現國產化。新型儲能方面,磷酸鐵鋰儲能系統成本降至0.4元/Wh左右;壓縮空氣儲能單機功率邁入300MW級,系統效率提升至70%左右;釩液流電池儲能時長達到4小時,循環壽命突破20000次,正在逐步實現商業化應用。

      科技原始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助力新型電力系統構建

      新型電力系統構建的根本在于能夠最大限度地接納新能源。預計2060年,我國風光裝機將超90億千瓦,占發電量的70%以上。波動性新能源高比例接入,對電力“發-輸-用”實時動態平衡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屬世界性難題,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亟需中國方案解決中國問題。

      “十四五”以來,在科技強國“五個強大”的指引下,基礎研究投入不斷增加,能源電力領域原始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在沙戈荒新能源基地送出、新型電力系統構建、高端電力裝備等關鍵領域取得多項顯著成果。以我長期從事的高壓直流輸電裝備為例。

      特高直流換流閥實現自主創新。特高壓直流換流閥是遠距離大容量直流輸電工程的“心臟”。“十四五”之前,我國通過引進消化再創新,已實現常規特高壓直流換流閥的國產化,支撐了我國“西電東送”戰略實施。“十四五”期間,隨著西部沙戈荒基地的大力開發,“西電東送”由輸送穩定煤電轉為輸送波動性新能源,但常規特高直流換流閥存在固有換相失敗問題,導致受端交流大電網安全運行風險愈發凸顯,亟需具有抵御換相失敗能力的新型特高壓換流閥。因此,我們團隊利用新型全控型器件在原有半控型電氣拓撲上,構造出主動關斷支路,形成可控換相換流器拓撲,從而具備100%防御換相失敗能力。2023年6月,在葛洲壩-南橋±500千伏直流輸電改造工程中實現示范應用,已經受住實際運行考驗,多次交流系統故障下均未發生換相失敗。

      柔性直流換流閥實現走出國門。柔性直流輸電技術具備高度可控性,是提升可再生能源接納能力、增強電網穩定性和靈活性的最佳技術手段。“十四五”之前,我國依托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實現了點對點、背靠背、多端柔性直流輸電工程的示范應用,走出了一條自主創新道路。“十四五”期間,我們團隊聚焦新型電力系統構建新需求,持續探索創新,首創“半橋+直流斷路器”的柔性直流輸電技術,攻克了直流電網靈活調控、寬頻振蕩抑制、故障快速切除等技術挑戰,建成全球首個張北±500千伏柔性直流電網工程,實現了愛迪生100多年前期待的直流組網能力。目前,該技術和裝備已應用到國內多個重大工程,并出口到中東等國家和地區。2022年,成功中標德國北海海上風電工程,實現了高端電力裝備首次進入西方發達國家。

      目前,智能電網重大專項正處于有序實施階段,隨著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并網調控、大電網柔性互聯、電網基礎支撐技術等重點任務的統籌部署,智能電網技術的系統性升級與國產化進程有望持續加速,為新型電力系統構建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不斷強化,新型舉國體制優勢逐步發揮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能源科技創新水平已大幅提升,但研究分散化、同質化、碎片化等問題尚未根本解決,科技創新內生動力不強、部分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現象依然存在。急需充分發揮能源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作用,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創新科研體制機制,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十四五”以來,圍繞國家能源重大需求和重點方向,組建能源領域國家實驗室,重組能源領域全國重點實驗室,成立能源領域國家實驗室體系創新聯盟,持續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以國家實驗室為抓手,探索任務制科研攻關模式,堅持國家戰略導向,匯集全國優勢力量,開展“大兵團”有組織科研新范式。

      以我們懷柔實驗室靈活燃煤發電團隊為例。基于我國富煤少氣的能源資源稟賦,團隊聚焦靈活燃煤發電這一戰略需求,讓煤電逼近靈活氣電特性,支撐我國波動性新能源大規模消納。團隊組建三年以來,踐行新型舉國體制,得到了部委、地方、企業、高校等全方位支持,共同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中央統籌部署、地方共謀發展。支持懷柔實驗室參與煤炭重大專項,承擔靈活燃煤發電相關的科研任務攻關。內蒙古自治區政府與實驗室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推動靈活燃煤發電成果在內蒙古自治區內推廣應用。

      部委傾力支持、央企共擔使命。國家能源局搭建了首臺(套)申報綠色通道,300MW級靈活燃煤機組入選2022年第三批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加速示范工程落地。哈電集團、東方電氣等裝備制造單位深度參與,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投等業主單位積極提供工程示范機會,推動創新要素向國家任務集聚。

      各類創新主體深度合作、協同攻關。該團隊由劉吉臻院士領銜,涵蓋設計(華北設計院等)、科研(華北電力大學等)、制造(哈電集團三大主機廠等)、調試(西安熱工院等)等10余家單位近100人的產學研融合團隊,著力打造了一支“跨領域、跨單位、跨學科”的有組織科研隊伍。

      目前,我們實驗室的靈活燃煤發電團隊面向重大場景,通過產學研實質性融合、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協同,推動了靈活燃煤發電技術的三級躍升:首先,從設計和制造的源頭出發,研制出300MW級新型燃煤發電機組,已在廊坊熱電廠示范,調峰容量、調峰速率等核心指標國際領先。隨后,依托煤炭重大專項項目,計劃研制600MW級新一代超靈活燃煤發電機組,在三峽若羌基地、蒙能集團、華能集團等4個工程示范應用。接著,率先探索1000MW機組靈活性機組技術路線,聯合國家電投推動示范應用,為大規模新能源消納與電網安全穩定提供重要保證。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性色av 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一级爱做c片免费一分钟_国产在视频精品线观看_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i id="5lvsm"></i>

    <mark id="5lvsm"><div id="5lvsm"><acronym id="5lvsm"></acronym></div></mark>
  •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mark id="5lvsm"></mark>
    亚洲精品ⅴ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天堂午夜 | 在线视频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不卡 | 偷自拍亚洲视频在线观看99 | 亚洲欧美国产vr在线观 |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