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預期,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垃圾產量的穩步增長以及政府對以垃圾焚燒處理取代傳統填埋方式的積極倡議,仍將支撐市場對新建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設施的旺盛需求。不過,由于國補退坡已提上日程,項目回報率可能承壓。
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營收包含地方政府支付的垃圾處置費收入和電網公司支付的電費。一些合同包含收益保護性條款,允許通過垃圾處置費調價機制在項目虧損時予以一定補償,但該等條款的功能與效力尚待檢驗。此外,長期來看,新出臺的針對垃圾焚燒發電設施合理利用小時數的補貼電量上限亦可能牽制項目回報。
惠譽方面稱,隨著新增產能中來自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比例增長,焚燒發電企業所面臨的垃圾產量風險或將攀升。人口密度較低且人均GDP疲弱地區的垃圾供應量通常較低,尤其是在新建項目啟動運營的初始階段。相比之下,位于經濟發達且人口稠密城市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收益可見性往往更高,垃圾處理量更大且更穩定,處置費亦更高。(中國證券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