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由中國能建廣東院勘察設計、廣東火電承建、華南電力試研院負責單體調試的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百萬機組項目——深能(河源)電力2×1000兆瓦燃煤發電工程3號機組通過168小時試運行,投產發電。
試運期間,機組平均負荷率達到95%以上,自動、保護、儀表投入率100%,汽水品質合格率100%,其他各項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均達到同類型機組先進水平。
該項目位于廣東省河源市埔前鎮,由深能河源電力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本期建設2臺1000兆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同步建設煙氣脫硫、脫硝裝置。項目由廣東院勘察設計,廣東火電負責負責實施項目3號機組主體工程建設,華南電力試研院負責單體調試。項目建成后,將為河源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電力保障,為粵東北電網提供可靠的電源支撐。
在項目設計上,廣東院以打造“高效、節能、環保、生態、智慧型”燃煤示范電廠為目標,采用國際領先的超超臨界二次再熱、十級回熱結合疏水泵、冷端優化、超大型玻璃鋼收水槽式高位收水冷卻塔、TGGH和煙氣協同治理,以及全封閉煤場等先進技術,實現全廠廢水零排放、煙氣超凈排放、固廢全部綜合利用。
在建設過程中,廣東火電科學組織,精細化施工,穩步推進各項工程建設進度,相繼實現了鍋爐水壓試驗、鍋爐點火、汽輪機沖轉、機組首次并網等多個一次成功。其中,發電機定子吊裝到汽機扣蓋歷時141天,創造了國內同類型機組汽輪機本體安裝的最快紀錄(此前國內最快紀錄為175天)。
在項目管理上,項目部嚴格落實施工過程安全監控,不斷加強施工區域文明施工定置化管理,積極開展各類專項安全培訓,持續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提升項目部安全管理水平。同時,還運用“智慧工地”系統,輔助安全隱患、規范質量檢查等工作,進一步提升對工程現場的安全、質量、人員的監管和服務質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