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 700 億市值的電氣行業白馬股上海電氣,昨日突然曝出子公司出現大規模應收賬款無法收回,猶如平地驚雷,讓投資者猝不及防。
中國電力網(微信公眾號:China_Power_com_cn)獲悉,5 月 30 日晚間,上海電氣突然發布重大風險提示公告稱,其合并報表范圍內的控股子公司上海電氣通訊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訊公司”,公司持有 40% 的股權)應收賬款普遍逾期,存在大額應收賬款無法收回的風險。
與此同時,上交所也火速下發監管函,要求上海電氣妥善處置風險事項、合規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消息一出,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家都在問上海電氣到底怎么了?
據了解,通訊公司成立于 2015 年,成立當初,上海電氣出資 1.2 億元,持有 40% 股份,為通訊公司控股股東。通訊公司主營業務包括主要生產、銷售專網通信產品等。多年來,通訊公司的產品銷售模式采取的是由客戶預先支付 10% 的預付款,其余款項在訂單完成和交付后按約定分期支付的方式。
隨著通訊公司業務發展,上海電氣對其加大了資金支持。但自 2021 年 4 月末起,上海電氣陸續發現通訊公司應收賬款普遍逾期,經催討,其客戶均發生不同程度的欠款行為,回款停滯。
中國電力網(微信公眾號:China_Power_com_cn)注意到,通訊公司涉案的41.27億元的應收賬款共涉及四家公司,其中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貿易分公司合計11.93億元、哈爾濱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5672萬元、富申實業公司7.88億元、南京長江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20.89億元。為減少損失,目前通訊公司已向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正式提起訴訟,法院已經依法受理。
公告還指出,上海電氣對通訊公司的股東權益賬面值為 5.26 億元,若通訊公司出現應收賬款無法收回、存貨無法變現等重大損失,將導致母公司權益投資全額損失,從而減少公司歸母凈利潤 5.26 億元;另加上因通訊公司可能無法償還公司向其提供的股東借款 77.66 億元,上述極端情況下,最終可能對公司的歸母凈利潤造成 83 億元的損失。
此外,中國電力網(微信公眾號:China_Power_com_cn)查閱財報數據發現,上海電氣2020年以及2021年一季度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37.58億元、6.62億元。如果此次暴雷真的損失83億元凈利潤,這就意味著平均每年盈利15億的上海電氣,過去五年全白干!而在83億元歸母凈利潤損失之外,通訊公司在商業銀行的12.52億元借款,也存在無法按約清償風險。
控股子公司發生重大財務黑天鵝事件,通常都會給上市公司帶來較大財務損失,除此之外,上市公司面臨的輿論影響也不容小覷。今天(5月31日)上海電氣開盤即跌停,競價成交2300萬元,跌停板上封單超51萬手,市值瞬間縮水數十億。這也是資本市場對上海電氣突然暴雷的即時反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涉事的通訊公司前董事長呂亞臣于2021年4月剛剛“落馬”。據4月7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官網發布消息稱,上海電氣原副總裁呂亞臣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上海市紀委監察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啟信寶數據顯示,呂亞臣同時也是通訊公司前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2020年9月30日,上海電氣披露公告稱,董事會同意呂亞臣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公司副總裁。2021年1月19日,呂亞臣又退出通訊公司董事會,以及卸任法定代表人。
而呂亞臣的落馬被查是否與此次暴雷有所關聯,目前尚不得而知,我們將持續關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