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i id="5lvsm"></i>

    <mark id="5lvsm"><div id="5lvsm"><acronym id="5lvsm"></acronym></div></mark>
  •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mark id="5lvsm"></mark>
    當前位置: 首頁 > 碳中和 > 風采

    技術探索+規則設計 能源消費大省的減碳方案

    國網浙江公司發布時間:2025-09-04 10:26:03

      當前,隨著“雙碳”戰略不斷推進,中國能源供給形態發生重大變化,電能向更多領域滲透,綠色低碳消費成為共識。

      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企業,分別基于經濟社會發展和企業發展等不同需求,積極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并探索完善碳排放治理體系。

      新需求催生碳業務等新業態。碳排監測、碳耗檢測、碳排治理等舉措,正助力實現更高的能效和更低的碳排放。

      作為保障浙江能源電力供應、推動能源綠色轉型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公司積極探索開展碳業務,并在機制創新、技術研發、生態重塑等方面發力,探索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與碳排放雙控深度融合,為經濟社會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浙電方案”。

      戰略必然伴隨使命擔當

      推動電網企業主動入局

      “雙碳”目標提出后,我國加快經濟方式轉變,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

      數據表明,我國能源活動碳排放占碳排放總量的88%,電力行業占能源活動碳排放的43%,能源電力綠色低碳轉型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基于此,我國著力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

      浙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發源地,雖然經濟社會綠色發展水平居全國前列,但節能減碳壓力依然較大。

      數據顯示,2023年,浙江碳排放強度較2005年下降60%,但單位GDP能耗仍是日本的2.3倍。面對“十四五”期間碳排放總量下降20.5%的目標,通過一系列碳治理實現碳排放減少勢在必行。

      與此同時,浙江大力推動產業轉型,“新三樣”、算力中心等新興產業帶動能源消費總量持續增長。2024年浙江人均用電量首次突破1萬千瓦時,預計“十五五”時期全省電力電量增長率在6%以上,高于全省GDP增速。

      需求在增加,但碳排卻要求穩中有降,這更要求浙江全方位加強對碳的管控。

      浙江還是民營經濟大省,民營經濟占比67.4%,民營企業進出口占比80.8%,外向型出口民營企業對綠色能源消費相較其他省份更為迫切。

      “2026年1月1日起,歐盟碳關稅將正式實施,必須出具有效認證報告,才能有效滿足對歐出口的碳關稅條件。但全省工商業用戶中僅12%具備碳核算能力,由此催生出龐大的碳管理市場需求。”華云設計低碳研究室專職楊鵬介紹。

      “在國家戰略推動下,近年來,浙江各級政府正在加快推動碳排放治理體系完善。”國網浙江電力發展部二級職員錢嘯表示。

      作為央企,同樣是政府開展能源管理的重要支撐,電網企業開展碳業務一方面可以看作是響應國家戰略、落實政府部署的戰略必然,也是服務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使命擔當。“因此,開展碳業務對電網企業來說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楊鵬說。

      在長期生產運營過程中,電網企業還積累了大量一手電力數據,這為開展碳業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對上連接電源供給側,對下服務用戶,并與政府部門、科研院所、社會機構等建立廣泛聯系和合作,可有效聚合各方力量,形成全社會共同減碳的最大合力。

      此外,于電網公司而言,開展碳業務,還是適應能源變革大勢,進一步提升供電服務能力、拓展供電服務內容的重要體現。這一舉措在未來或將推動電網公司從“電力供應”向“能源服務”轉變。

      重技術探索更重規則設計

      碳業務多向發力多點開花

      近年來,國家和地方政府就碳排放管理出臺一系列文件,持續完善碳排放治理體系,引導全社會綠色低碳發展。

      2024年8月,國務院印發《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作方案》,全面部署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建設任務。今年1月,浙江出臺《推動碳排放雙控工作若干舉措》,進一步明確碳排放雙控工作目標和實施路徑,并大力推進碳計量、碳足跡等基礎性碳核算工作。

      政府減排降碳的決心進一步釋放,促使電網公司提升碳業務能力,支撐和服務政府開展碳管理相關工作,并更好服務企業節能減碳?

      如何找準減碳抓手?

      今年以來,公司加快布局“3373”特色碳業務架構,以電碳協同為主線,加強電碳核算、低碳技術“兩個支撐”,深化政府治碳、企業降碳“兩個服務”,加快打造以電網企業為樞紐的政府、行業、企業“雙碳”生態圈。

      “我們認為,以數智賦能節能降碳,應該成為浙江在能源領域打造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重要抓手。”楊鵬表示。

      當前,中國正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產業,加快人工智能前沿產業發展。在浙江,阿里巴巴、海康威視等龍頭企業,引領數字產業發展,DeepSeek等“杭州六小龍”,掀起浙江人工智能發展新浪潮。

      借助浙江數字經濟的領先優勢,公司開展能源數據治理,實施電力碳足跡管理,支撐開展生態身份證、碳效碼等數字化產品。

      在湖州,供電公司研發數字化產品——工業碳效碼,為全省49345家規上企業碳排放水平和碳利用效率賦碼,對企業進行能效評價和減碳服務,累計助力企業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4萬噸。

      在杭州,供電公司打造“杭碳寶”,構建碳業務知識圖譜,實現碳流溯源、減排預測、能效優化一站式服務匯聚。

      這些數字化產品的研發應用,在開展碳排放治理上,發揮了實效,也在開展“雙碳”精準智治,服務地方低碳發展上,形成了浙電方案和浙電樣板。

      “數字賦能是重要的手段,但支撐政府做好機制建設、規則設計等,于我們而言是更重要的抓手。”錢嘯表示。

      在杭州,由公司運營的浙江省能源大數據中心承擔浙江省全品種全過程能源數據的采集、匯聚、加工、應用,助力政府掌握全省能源消費和碳排放情況,服務政府科學決策。

      電網還與政府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共同開展碳排放治理。

      4月29日,公司與浙江省生態環境廳簽訂協議,通過合作提升浙江碳排放管控水平,助力碳排放雙控目標實現;推進碳普惠體系建設,形成全民參與的氛圍導向;加快碳足跡體系建設,助力產業綠色低碳轉型。

      在機制和模式創新上,公司首創分布式綠電交易模式,2024年綠電交易量11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 37.6%。推動金融機構開發碳金融產品,協助政府為節能減碳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在衢州,供電公司推動27家金融機構創新開發55項碳金融產品,已經形成1000億元規模的碳賬戶信貸支持體系。

      公司還運營全國首家國家綠色技術交易中心,為節能減碳提供綠色技術要求。目前,累計促成綠色技術交易超1900余項,交易金額超46億元。

      從資源整合到政電企聯合

      碳業務未來應向何處而去

      眼下,公司正加快碳業務開展,各單位也都在探索碳業務。

      國網浙江綜合能源公司開展多能供應、多域交易、能耗診斷、能效提升、“雙碳”認證、標準引領等全產業鏈綜合能源服務商,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助力全社會節能降耗。

      浙江華云設計公司掛牌成立全國首個電力行業碳管理體系服務中心,面向重點行業企業、園區,提供碳管理體系指導咨詢服務,并策劃進一步管理措施,服務行業企業管碳降碳。

      國網衢州供電公司建成工業、農業、交通等7大領域214.75萬個碳賬戶,發布工業、建筑等6個領域碳核算地方標準。

      永康被譽為“中國五金之都”,然而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產業屬性嚴重制約永康綠色高質量發展。國網永康市供電公司打造五金企業精準用能數字化平臺,精準開展企業用能數據采集與監測,生成碳治理決策報告,提供一站式減碳服務。

      一系列探索,體現電網公司在碳業務上的不斷探索和實踐。而面向未來,電網公司在碳業務將向何處去?

      筆者認為,對內需要加快業務統籌優化。眼下,公司系統多單位開展碳業務,產品不斷出新和升級。但企業之間存在業務層面深度交集,產品研發也具有類似內核,需要進一步探索資源的高效利用。進一步促進數據融通、產品功能整合,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也進一步減少“內卷”。

      同時,需要提升碳資產管理能力,加強對碳市場政策、規則和行情研究分析,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為企業提供精準碳資產核算、評估、預測和交易策略制定等服務。強化技術創新與應用能力建設,攻關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探索在電力行業中應用CCUS技術的可行性和路徑,并加快與碳業務相關標準等制定。

      對外,需要深化與政府聯動合作,推進與各級政府碳業務融合發展。深化綠證綠電碳業務服務中心、碳足跡服務中心等合作平臺運營,推進省級碳普惠減排市場、碳足跡服務體系建設,構建省市延伸、地區融合、功能銜接的業務支撐架構,推動孵化具有政策、市場影響力的重大成果。

      在助力政府服務企業減碳上,高效運營全國電力行業碳管理體系服務中心,為行業企業提供碳管理咨詢、碳業務評級評價等服務。做好重點企業行業碳排監測,試點綠色電力消費核算服務。同時,創新零碳典型場景建設,探索打造零碳園區、鄉村、工廠等示范工程。

      開展碳業務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履行社會責任、服務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的必然選擇。國網浙江電力在碳業務上已取得積極成效。未來,則需繼續深化碳市場參與,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強化技術創新與應用,加強區域合作與協同,為實現“雙碳”目標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性色av 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一级爱做c片免费一分钟_国产在视频精品线观看_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i id="5lvsm"></i>

    <mark id="5lvsm"><div id="5lvsm"><acronym id="5lvsm"></acronym></div></mark>
  •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mark id="5lvsm"></mark>
    亚洲欧美动漫传媒国产日韩 | 欧美性爱专区在线观看 | 最新国产初高中生精彩视频在线 | 日韩一级在线视频一区 | 偷偷做久久久久久网站 | 亚洲欧美综合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