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網訊(通訊員 羅立力) 近日,貴州石阡供電局湯山供電所基于云景平臺自主開發的線損管控看板完成調試,并上線啟用,為該局工作人員精準分析、及時處置線損異常提供了有力支撐。
線損率是供電企業的一項重要綜合性技術經濟指標,也是供電所增比進位、星級供電所創建及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標。此前,在基層供電所分析臺區、線路線損異常,要在計量自動化系統的不同模塊下查找明細,并與高損閾值標準對照才能辨別,統計分析效率低下、工作量大。
為了更好地推進數字化轉型,進一步聚集核心業務能力提升,近日,湯山供電所利用數據寬表、分析工具等自主開發線損管控看板業務場景,將不同系統、不同界面、不同指標集成在一個界面上,實現線損分析一鍵完成。
該場景可直接將線路、臺區線損率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各類數據一目了然,將原來每天線損分析需要業務熟悉人員約30分鐘工作,減少到不足2分鐘,且供電所人人均可做到,大大減少人工統計分析的工作量。
“現在有了這個場景,設置好臨界閾值,只要數據高于或低于設置數,就會自動突出顯示,能夠快速定位問題臺區和線路,為處置線損異常節約了不少時間”。石阡供電局湯山供電所線損管理人員說。
在此基礎上,石阡供電局將結合業務工作,更多開發基于云景、智瞰等平臺的增比進位、電費異常用戶預警等數據場景、工具,為供電所管理水平提升及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有力支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