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i id="5lvsm"></i>

    <mark id="5lvsm"><div id="5lvsm"><acronym id="5lvsm"></acronym></div></mark>
  •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mark id="5lvsm"></mark>
    當前位置: 首頁 > 節能環保 > 市場分析

    生物質能產業向高附加值發展 生物質熱解氣化技術亟待突破

    中國能源報發布時間:2025-09-04 15:54:42  作者:張勝杰

      “過去20年間,我國生物質能利用以發電為主導模式,當前亟需向綠色甲醇等高附加值方向轉型發展。”近日,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召開的生物質熱解氣化合成氣制備與凈化技術高級研討會上,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副秘書長兼生物質能產業分會秘書長張大勇表示。

      生物質產業的培育與生物質熱解氣化技術的突破與成熟密切相關。然而該領域目前仍面臨技術攻關、產業配套和市場培育等多方面的挑戰。如何破解這些難題?業內專家、行業機構、企業代表等業界同仁進行了深入探討,為破解生物質熱解氣化領域的實際應用難題提供了方向。

      氣化技術是撬動生物質能價值的關鍵

      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驅動下,我國生物質能產業已實現從“單點示范”到“規模發展”的跨越。

      據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生物質能產業分會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全國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達4599萬千瓦,生物質供熱量約4.89億吉焦,覆蓋工業供熱、民用采暖等多元場景;未來生物質能產業將向高附加值發展,尤其是綠色甲醇領域,全球可再生甲醇項目規劃產能已增至4130萬噸,我國占全球生物甲醇項目的70%,電制甲醇項目的42%。

      “綠色甲醇產業蓬勃發展的背后,少不了生物質熱解氣化技術,它是撬動生物質能戰略價值的關鍵支點。”張大勇強調。

      據了解,生物質熱解氣化,作為可持續燃料產業的關鍵技術,通過高溫裂解將農林廢棄物、城市有機固廢等生物質資源轉化為合成氣,不僅可以生產綠色甲醇,還能通過費托合成反應制造出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結合綠電和電解水綠氫的利用,能夠充分挖掘生物基綠碳資源的潛力,進而最大化綠色甲醇和SAF的產能。

      業內普遍認為,這種“原料—技術—產品”的全鏈條升級,正推動生物質能從傳統能源供給向戰略級化工原料、交通燃料領域延伸。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能源化工處處長朱彬彬認為,現階段需要重點推進氣化等核心技術多路線工業試驗,并以綠色液體燃料項目示范為主,加速技術迭代與供應鏈建設,為規模化發展奠定基礎。

      國內投料量最大的生物質氣化項目中試成功

      研討會次日,《中國能源報》記者同與會嘉賓一同前往內蒙古化工產業園內,現場參觀了國內投料量最大的生物質氣化中試裝置。中試項目是打通產業化的“最后一公里”。簡單來說,中試是把處在試制階段的新產品轉化到生產過程的過渡性試驗,重點驗證技術重現性、量產可行性、質量可靠性和成本經濟性。

      據介紹,該項目由上海浦合綠碳清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浦合”)全資建設,在隆基綠能、香港中華煤氣、江蘇中圣、江蘇焱鑫和上海浦名五個股東支持下,于2024年年初開始布局中試裝置的建設,今年4月完成裝置中交,5月和6月進行二輪投料,裝置運行數據達到設計值,中試取得成功。

      “這套裝置投料量和氣化壓力是目前國內最高的,每日投料量達到100噸,氣化壓力可達2.0Mpa。”上海浦合公司總經理馬道遠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

      那么,該套裝置的經濟效益、環境影響如何?馬道遠介紹,首先是節省了投資,相較常壓流化床,其單爐處理量大,氣化爐臺數可以降低;其次是運行成本低,相較常壓爐,可以大大降低下游的壓縮功,相較氣流床,其原料預處理簡單經濟,降低了上游和下游的運行成本;第三就是具有環保優勢,氣化爐出口焦油保持在極低水平,下游流程配置更加簡單,污水更易處理。

      “該裝置二輪開車就獲得兩個168小時連續運轉記錄,證明了其技術的可靠性,具備在行業推廣的條件。”馬道遠說。

      以技術創新推動產業鏈協同發展

      盡管成績顯著,生物質熱解氣化技術仍面臨技術、產業、市場等多方面的瓶頸。對此,馬道遠呼吁,期待地方政府在生物質秸稈收儲上,發揮出引導作用,讓秸稈價格平穩可控,為綠色甲醇企業的正常運行提供保障。

      面向未來發展,生物質行業如何健康前行?張大勇建議,首先,要以技術創新為內核,打通“實驗室—中試—產業園”轉化鏈條。希望各企業聚焦合成氣組分精準調控、高效凈化、耐硫催化劑開發等關鍵領域,組建跨學科創新聯合體,推動技術參數從“實驗室級”向“工程化級”躍升。

      其次,以產業鏈協同為紐帶,構建“原料—裝備—產品”一體化生態。推動建立全國性生物質原料、項目數據庫,培育“設備制造+項目運營”的綜合服務商,實現全鏈條降本30%以上。

      最后,既要以國際市場為主要目標,又要逐步拓展國內應用場景。

      來源:中國能源報 記者 張勝杰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性色av 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一级爱做c片免费一分钟_国产在视频精品线观看_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i id="5lvsm"></i>

    <mark id="5lvsm"><div id="5lvsm"><acronym id="5lvsm"></acronym></div></mark>
  •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mark id="5lvsm"></mark>
    婷婷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亚洲第一成年男人网站 | 一本大道香蕉网站日本 | 在线视频欧美日韩精品 |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99热 | 亚洲综合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