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線路下方及保護區內土方回填作業的完成,引江濟淮管道鋪設的嚴重易受外力破壞點安全隱患終于得以消除,全體運維人員提了許久的心這才跟著放回了肚子里。
2020年12月份,在對運維輸電線路進行正常巡視的過程中,河南工程公司運維公司輸變電運檢一工區的巡視人員發現:500千伏菊莊線414號-415號和祥莊Ⅱ、Ⅲ線293號-294號線路下方及保護區內有施工跡象。
經向周邊群眾了解得知,此處為引江濟淮工程,需要開挖大量土方鋪設輸水管道,后期還會引入吊車開展管道吊裝作業——而這些都極易對周邊輸電線路產生嚴重的安全隱患!
得知這一情況后,巡視人員即刻前往施工項目部了解工程的具體施工情況,并告知施工單位關于輸電線路保護區內施工作業應當履行的相關手續。雙方就前期土方開挖以及堆放等問題很快達成一致意見,同時,施工方也承諾,會確保挖掘機施工與輸電線路始終保持安全距離,且后續施工中也嚴格遵照約定進行作業。隨后的巡視當中,巡視人員也確實未發現施工單位有違規施工的行為。
但相安無事的情況還是被打破了——在整個工程最為關鍵的管道吊裝階段,施工單位以引江濟淮工程是國家級重點推進項目且工期緊張為由,堅持使用120噸級履帶吊對鋪設管道進行吊裝。
對此,運檢一工區予以嚴詞否定,并在隨后多次到施工項目部進行溝通,詳細說明了線路等級、輸電線路的重要程度,并通過展示吊車觸碰高壓線引發嚴重后果的真實案例、視頻等素材,讓施工方更加直觀地了解其危險性。
經過多次的反復協調溝通,施工方最終放棄使用大型履帶吊,改為嘗試使用兩臺50噸汽車吊進行作業。而工區也立即予以配合,對吊車臂展、導線凈空距離等數據進行實地測量。然而最終發現仍不能滿足對輸電線路的安全距離,不得不再次拒絕了這一方案。雙方的溝通也因此陷入了僵局。
盡管能夠理解施工方對于工期的緊張情緒,但每一位運維人員都深知:線路安全大于天。因此,在溝通一度停滯的情況下,運檢一工區依然努力協商,并幫助查找解決方案。就這樣一邊在施工現場值守,防止施工方野蠻施工導致嚴重后果,一邊大量查找相關資料、請教專業技術人員。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在一次屬地化溝通過程中,工區了解到引江濟淮柘城段也出現了施工管道鉆越高壓輸電線路的類似問題。當時,為確保輸電線路安全穩定運行,引江濟淮柘城段采用的是先由汽車吊在保護區外將輸水管道吊卸至基坑內龍門吊軌道,再由基坑龍門吊將管道運送至輸電線路保護區內的施工方案。
這樣一來,不僅施工機械與輸電線路的安全距離得到了有效保證,施工方工期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于是,工區迅速就這一情況與施工單位進行了溝通。雙方經過各項現場數據采取、安全距離測量等工作,最終一致同意在500千伏菊莊線414號-415號和祥莊Ⅱ、Ⅲ線293號-294號線路下方及保護區內采用基坑鋪設龍門架進行作業。
施工期間,工區人員也未有絲毫懈怠,而是對施工現場人員、尤其是吊車駕駛員進行了認真的安全交底和電力安全知識宣貫,并特別強調,在操作過程中要時刻保持與輸電線路的安全距離。
與此同時,整個作業期間,運維人員都攜帶測量儀器在現場進行值守監護,時刻觀測汽車吊大臂以及龍門吊與運維線路的凈空距離。經過三天的吊裝作業,輸電線路下方以及保護區內管道鋪設工作圓滿完成,施工也陸續轉為土方回填——就這樣,又一處線路運維的安全隱患在全體運維人員的堅持下消弭于無形。
從正常巡視、發現問題、出面溝通,到堅守底線、積極協商、現場值守,直到最后隱患消除,這些都是河南工程公司運維公司輸變電運檢一工區一直在做的日常工作之一。
這期間,運維人員免不了的是受苦、受累、受氣,而支撐他們的則是過硬的專業素養、堅定的職業道德和一貫的奉獻精神。
正如破開黎明的第一道光總是來自黑暗,萬家燈火與冬送溫暖的背后也往往是一次次的冷硬堅守和默默前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