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杜,過來把料平一下”、“阿卜杜,把這個石頭裝一下”、“阿卜杜…”只聽一串又一串的聲音從對講機中傳出,兩三秒后就聽到阿卜杜回答“收到,收到,馬上到,阿達西(阿達西在維語中是朋友的意思)”。他叫阿卜杜熱合曼·圖爾蓀,我們經常叫他阿卜杜,是水電十五局鏨高項目部的一名裝載機司機。
只見頭戴中國電建標志藍色帽子的小伙,帽子下眉目深邃,有著姑娘們都垂涎的長睫毛,操作著裝載機往施工現場駛去。葉爾羌河河床邊的戈壁上一顆顆沙棗樹花一簇簇的正含苞待放,在風中搖曳,就像我們和阿卜杜的友誼才剛開始。
初見:戈壁上的沙棗花芬芳彌漫
午飯后的天空沒有一絲云,遠處的山也朦朦朧朧,空氣中的氣流彎彎曲曲的在升騰。遠遠的看到一個挺拔的身影在一團團熱浪中逐漸靠近,身手矯健的爬上了轉載機,“嗡嗡嗡”的聲音傳來,裝載機開始隨著太陽落下的方向一鏟一鏟的推料。
“阿卜杜,休息一下,喝點水”
“熱合買提(謝謝),我才干了幾個小時,等我把這塊的小石再推一下”。
篩分廠的張師傅提醒阿卜杜注意休息,但這個96年的年輕小伙,雖然年輕,但很有責任心,經常看到他下班后還不回家,彎著腰在裝載機旁鼓搗著什么。
下班后的張師傅問道:“阿卜杜,在干什么呢,怎么還不回家吃飯”。
“我把裝載機檢查、保養下,把潤滑油打了。水電十五局給我提供了工作機會,還把最好的裝載機給我開,我要好好保養它,保證它明天可以正常使用”
阿卜杜露出一排白玉似的牙齒笑著回答到。沒多久后,挺拔的身影遠去,只留下煥然一新的裝載機。
相處:戈壁上的沙棗樹結果了
“裝料時,要用人字形裝車法。切忌遠距離倒車、裝車,組合動作不能分解…”
“韓主任,那要是不小心陷到泥坑怎么辦呀”
“如果車輪不小心陷到泥坑里,這時候不要慌,立刻放下車斗支撐,保持平衡加力退出泥坑…”
設備物資部的韓海華主任用很耐心的話語給阿卜杜講解到,看著他的維吾爾族“小徒弟”拿著小本記要領,很是欣慰。
阿卜杜是個很謙虛愛學習的小伙子,在聽說韓主任是開裝載機的高手后,便發揮了他好學的精神,經常拿像個“小尾巴”一樣拿著小本本在磅房追隨韓主任的身影,請教他開裝載機的操作技能。韓主任也很熱心大方的給他講解后,親自實操一遍,實踐結合理論,讓這個維吾爾族小徒弟加深影響。
當韓主任檢查設備維修保養時,“小尾巴”阿卜杜又出現了。當韓主任從檢查、到維修再到保養,從水箱、防凍液、機械潤滑油再到車輪、軸承、發動機等等這一系列操作完成后,一轉身被嚇得一機靈。一雙黑葡萄般的大眼睛正骨碌碌的瞅韓主任的動作,還時不時的拿著小本記著。
現在阿卜杜已經是鏨高項目部開裝載機技術最好的司機。韓主任也很自豪的說:“阿卜杜,是我眾多徒弟里最聰明的,學的很快,很踏實、認真的小伙。”
項目里的所有的裝載機操作手都是維吾爾族人,因為阿卜杜語言的便利以及技術的嫻熟,大家都很喜歡叫他干活,而他也總是隨叫隨到,以至于阿卜杜換到夜班后,大家也有些不適應。
鏨高項目部的夕陽還是暖洋洋的,遠遠看見一輛干凈的裝載機,正在一鏟一鏟的在篩分廠推料,一會兒鏟起一斗砂子穩穩的向拌合站的配料斗送去,如此往復。鏟過后的場地就像是剛修理完的草坪一樣平整。
深交:戈壁上的沙棗果實沁人肺腑
阿卜杜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以及熟練地操作技術,吸引了項目領導的目光,時任項目生產副經理的鄒飛說:“阿卜杜開裝載機的技術非常好。截流的時候,只有阿卜杜端的石頭是最大的,端的次數最多的,如果以后在周邊有項目的話,還推薦阿卜杜來開裝載機”。現在他的弟弟和爸爸也在項目工作。
“韓主任,去我家吃婆羅(手抓飯)”
“這次不去了,等下次我從西安給你帶羊肉泡饃吃”
懂得感恩的阿卜杜還時常邀請他的“師傅”韓海華去他家吃手抓飯。韓主任也笑著回復下次吧,還說要給他帶西安的羊肉泡饃。
“水電十五局是個大企業,我們相信它,也很感謝水電十五給我們一家人工作的機會,現在我們一家人的收入都快兩萬元了,馬上可以蓋新房子了”。
阿卜杜經常帶著家里種的葡萄、杏子、核桃送給項目的人吃,來表達對十五局鏨高項目部的感激。
我們也會鼓勵他,水電十五局作為央企,參與扶貧幫扶是應盡的社會責任,也將盡綿薄之力,為扶貧事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水電十五局可以給維吾爾族老鄉提供工作的機會,但是還得靠自己勞動才能致富。勤勞的人總是會有收獲和回報的,在一家人的努力工作下,家里蓋了新房子,房子很大、很整潔。
阿卜杜雖然漢語很流利了,但他還很愿意繼續學習語言,因為項目幾乎都是陜西人,他便向大家學習陜西話,有時候在篩分現場阿卜杜和張師傅的對話,張師傅說:“阿卜杜,你到這瘩(這里)來把料推下,夜兒個(昨天)沒拾掇(收拾)好”。
“么麻達(沒問題),馬上來”,阿卜杜竟也學會了一些簡單的陜西的話。阿卜杜也叫大家學簡單的維語,比如皮牙子是指洋蔥、巴郎子是指男孩、卡瓦普是指烤羊肉串等等。
阿卜杜還客串項目的翻譯,不管是對維吾爾族同胞的安全培訓,還是現場工作安排,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找阿卜杜來翻譯。他總是可以準確的把工作意圖傳遞下去。
有一次當地老鄉來到項目部,很著急的說著維語,大家都不明白他說的什么,只好叫來阿卜杜來。老鄉帶著彈舌說著維語,阿卜杜用流利的普通話翻譯到:“老鄉說,村里的農田現在需要灌溉,希望項目部可以把灌溉水泵打開給村里的農田抽水。”,“這個沒問題的,馬上就給你們開”項目負責人回答道。
“水電十五局的阿達西們很好,經常幫我們灌溉農田,還讓我們村里的人去水電十五局的鏨高水電站去工作,解決了我們的生活問題,很感謝你們啊”,經常聽到村里的維吾爾族老鄉說道。
阿卜杜流利的漢語既解決了項目在工作的語言困難,也拉近了我們與維吾爾族同胞之間的距離。
在這戈壁上,遠遠的,一陣爽颯的風兒吹過,似是聞到了撲鼻的香氣,瞧,一顆顆沙棗樹頑強而不屈不撓地噴涌著生命的烈焰,隨風搖曳起來了。從春到夏,從開花到收獲果實,歷經了三個輪回。阿卜杜和鏨高水電站的友誼也一年又一年的累加到了三個年輪。單靠一朵美麗的鮮花,打扮不出春天的美麗,一個強大的國家,需要民族團結起來維護,我們的相遇始于祖國的偉大,也終于我們不同民族之間的團結相處,希望我們和維吾爾族阿達西的友誼建立的和水電十五的鏨高水電站一樣牢固。
工作中的阿卜杜
阿卜杜和他的弟弟(左:阿卜杜熱合曼·圖爾蓀 右:薩塔爾·圖爾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