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能源局9月4日消息,國家能源局日前召開的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開發建設(8月)調度視頻會強調,要加快推動可再生能源新模式、新業態發展,用好出臺的一系列支持政策,研究政策措施積極推動深遠海海上風電、光熱發電等新興產業發展。分析指出,在行業政策、示范項目和市場需求有效帶動下,預計2025年將成為深遠海海上風電開發元年,光熱發電有望進一步降本增效。
會議指出,2025年1至7月,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發電量穩步提升、實現新突破,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2.83億千瓦,總裝機達到21.71億千瓦,占全國總裝機容量近六成;發電量2.18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2%,接近全國總發電量的四成,超過同期第三產業用電量與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之和;風電光伏發電量1.36萬億千瓦時,占全國發電量的24.9%,保供應、促轉型作用愈發明顯。
會議強調,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加快《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 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落地。實現“雙碳”目標,新能源必須總體保持穩定的發展節奏和較快的發展速度,各地要盡快推動出臺具體實施方案,抓緊組織機制電價競價,穩定市場預期,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加快“十五五”可再生能源規劃編制也是下一步的重點任務。會議明確,可再生能源規劃要和能源規劃、電力規劃等做好銜接,國家規劃要指導好地方規劃,規劃中的發展規模、承載能力、產業結構等要和當地的資源情況、經濟增長需求等相匹配。
圍繞加快推動可再生能源新模式、新業態發展,會議提出積極推動深遠海海上風電、光熱發電等新興產業發展。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底,全國風電累計并網容量達到5.73億千瓦,同比增長22.7%,其中陸上風電5.28億千瓦,海上風電4420萬千瓦。今年上半年,廣東、福建、上海海上風電投資集中釋放。光熱發電完成投資額較去年同期接近翻番。
方正證券發布研報稱,隨著近海資源開發趨于成熟,我國海上風電產業正加速向深遠海領域邁進。全球可用的海上風能資源超過710億千瓦,其中深遠海占比超過70%;我國深遠海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超過12億千瓦。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提“深海科技”,政策驅動下預計2025年將成為深遠海開發元年,2025年至2027年裝機量復合增長率達56%。建議重點關注電力輸送、基礎設施建設、發電機組等核心環節的投資機會。
國家能源局表示,下一步將繼續積極推動風電、光伏和光熱一體化協同開發,研究在新能源全面入市環境下更好發揮光熱對風光出力優化調節作用的機制政策,在“十五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中合理安排相關發展布局。同時,將繼續優化完善相關政策,鼓勵符合條件的項目申報綠色低碳先進技術試點,不斷促進光熱發電技術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