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2021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建功十四五,奮進新征程”主題勞動和技能競賽動員大會在北京舉行,并表彰了2021年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獲得者。其中,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煤制油分公司儀表管理中心獲得“全國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
煤制油儀表管理中心承擔著整個煤制油裝置近29.2萬I/O點、約9.6萬套儀表設備,近200套各類大型控制系統及弱電信息的檢修和日常維護工作,扮演著裝置的“四肢”“大腦”“眼睛”和“神經系統”的重要角色。在項目建設階段,該中心與時間賽跑,保證施工日作業進度,把許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變成了可能。運行階段,從提升設備可靠性上著手,從優化運行質量上發力,抓住標準化檢修和生產包機網格化兩條主線,大力推進標準化檢修作業,構建起精干高效、信息暢通、反應及時、指揮準確、執行有力、過程受控的生產指揮系統。
該中心儀表創新培訓工作室,大力發揮勞模、技能工匠的引領示范作用,多次承辦儀表行業內各類技能競賽,獲得“寧東技能大師工作室”及“勞模創新工作室”榮譽稱號。探索提煉總結出了“3W+7H”人才培養模式助推人才梯隊建設,建立起與世界一流示范企業發展相匹配的人才梯隊,涌現出全國機械行業儀表工、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自治區技術能手、勞動模范、十大杰出青年等一大批優秀人才。
在科技創新方面,該中心積極踐行“科技興企、人才強企”的理念,開展科技創新項目37項、申報專利12項、發表論文62篇、發布QC課題87項、上報合理化建議582項,累計創造經濟價值1.28億元。在煤制油項目重大技術、裝備及材料自主國產化任務中,儀表管理中心涉及的14項國產化項目攻關取得顯著成效,動力站DCS國產化、大型壓縮機組負荷分配和控制、核輻射儀表國產化研制等項目在裝置實際運行過程中替代效果良好。其中,“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項目關鍵儀表國產化研發與應用”項目實現了從技術引進到技術輸出的蛻變,打破對進口技術儀表的“迷信”,使“中國制造”揚眉吐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