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吉林省吉林市朱雀山國家森林公園入口處人山人海,國網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員工王鐵錚給來往的游客分發森林防火及電力設施保護宣傳單。在他身邊,吉林市應急管理局、林業局、消防支隊等部門的工作人員在開展“保護電力設施,消除森林火災隱患”專項宣傳活動。
吉林省森林、草原面積占全省土地面積的43.9%,秋冬季節干旱少雨,防火期長,火險氣象等級高,防火形勢嚴峻。省內森林、草原區域內輸配電線路共計5784條,長14.55萬千米,占全省輸配電線路總長的58%,線路呈放射狀分布,隱患點分散,巡檢難度大。
國網吉林電力結合吉林省地域特點,通過強化政企協同聯動、增強監控保障手段、建立多維宣傳機制,大力開展森林草原輸配電線路火災隱患排查整治行動。
政企聯動合理化解樹線矛盾
近年來,國網吉林電力多措并舉,強化同林業、應急管理部門的協作聯系,主動與相關政府部門溝通,為緊急隱患治理爭取綠色通道,并與林業部門協同配合,簽訂“樹種置換”協議,將線下樹木更換為低矮的桃樹、柳樹,合理化解樹線矛盾。
2020年10月,在吉林市龍潭區靠山村,伴隨著轟隆隆的油鋸聲,66千伏新勝乙線鐵棋分線5~8號電桿下方佇立的最后一棵楊樹應聲倒下,國網吉林電力徹底清理了該線路下方所有的輸電線路通道隱患。
據了解,該處土地承包人于2002年開始種植楊樹,并作出不影響線路運行的保證。然而,隨著樹苗高度不斷增高,此處的1200余棵楊樹也始終沒有賣出,對線路安全的威脅日趨嚴重。
針對這一樹線矛盾,國網吉林電力通過建立“日巡檢、日會商”制度、布置安全警示圍欄等人畜防觸電措施,以保障電網安全運行;主動與政府相關部門溝通,召開專題協調會議,爭取到“先砍樹、后計數”的采伐許可方式,暢通“特事特辦”綠色通道;主動幫助樹主多方聯系樹木買家,最大限度降低樹主經濟損失。
截至目前,國網吉林電力通過清理線下樹障,今年累計消除20.49萬平方米范圍內的火災隱患。
主動預警增強監控保障手段
4月8日17時10分,國網吉林電力輸電線路運維人員利用通道可視化圖像監控發現220千伏熱延甲乙線2號塔附近有明火及濃煙。附近工作班成員李鵬在接到告警通知后立即趕往現場,經勘查發現著火地點為附近的稻草堆積物,距導線的安全距離僅為7米。李鵬掌握并判斷火勢情況后,立刻組織專業人員撲滅明火,使火勢得到控制。從發出告警到工作班成員趕到現場核實處理、消除險情,全程僅用時15分鐘。
為進一步加強輸配電線路森林火災主動預警,國網吉林電力引入輸電線路通道可視化全景平臺建設技術。該技術不僅能讓工作人員實時監測重點地段設備的運行狀態,還可實時監控線路周邊環境,實現山火火情智能判斷。目前,該公司已在全省范圍內安裝在線監測裝置150套、分布式隱患診斷裝置17套,進一步支撐了這一技術的推廣應用。
“穩定機身后多拍幾張照片,主要看一看絕緣子是否存在裂縫。”10月26日,國網吉林電力運維檢修員工王天宇和蘭椿棕穿梭在樹林間,利用無人機對220千伏東三線開展專業化巡檢。該公司通過巡檢機器人、人工協同無人機巡檢等手段,結合林業部門在線監測裝置以及瞭望塔監測功能,實時監測重點地段設備運行狀態,確?;痣U及時發現、快速處置。
加強宣傳共建森林防火長效機制
“保護電力設施人人有責,不要在電線下建房、挖池塘、種高稈農作物,這會造成電力安全隱患……”7月27日,在白山市板石林場附近,國網吉林電力與板石林場黨支部共同開展支部聯創活動,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和森林防火宣傳。為進一步強化森林防火責任意識,該公司開展安全用電法治宣傳活動、森林防火宣傳等支部聯創志愿活動,提升客戶安全用電和森林防火意識。
朱金山是通化市當地的一名護線員,主要負責新合鎮河洼村周邊的線路巡檢。4月13日上午,在巡檢過程中,他發現220千伏白東南北線248~249號鐵塔通道內存在燒荒行為,便立刻聯系轄區附近輸電檢修人員夏建忠、周柏宇前往事發地。
經調查,河洼村村民為了讓耕地土壤肥沃,在輸電線路下方燒荒。夏建忠立即勸阻、制止,并撲滅已點燃的秸稈。待確認現場無火源后,夏建忠和周柏宇還對村民張大爺開展森林防火宣傳教育。
國網吉林電力按照“一患一檔、動態更新、多維查詢、圖文并茂”原則建立臺賬,對重點防火區段實施網格化管理,并通過與屬地護線員、護林員建立三方聯防聯控機制,結合季節特點及人文風俗習慣開展特巡,在臺風、季節性大風、清明節和秋收等特殊時段及時開展監察性巡檢工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