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幫最后一批游客把摘好的葡萄放進驕車后備廂后,河北省承德市雙灤區偏橋子鎮大貴口村鑫鑫采摘園的負責人張悅和妻子顧不上休息,急忙來到自家的草莓大棚里給草莓苗澆水、施肥。在“十一”假日期間,鑫鑫采摘園接待了近200名游客,比去年同期多了近一半。
10時許,承德雙灤區供電公司偏橋子供電所員工李明和趙雙來到采摘園幫助查看用電設備。大棚果蔬種植是大貴口村的特色產業之一。承德供電公司為了保障種植戶可靠用電,組織員工深入田間地頭,巡檢農網線路和用電設施,為產業發展提供電力支撐。
草莓種植業增加科技含量
鑫鑫采摘園大棚里種的草莓苗,成熟時間短,開花多,果子甜。張悅說,這是他第一次種植這種草莓苗。雖然前期投入高,但他有自己的盤算:好草莓不愁銷路,現在村里采摘園多,要打出品牌才能吸引客源。
大棚里,一壟壟草莓根莖粗壯,葉片舒展。張悅按下電源開關,啟動水泵,清水從滲灌軟管流出來。
“草莓怕澇。以前用壓水井澆地,水量難控制。電動水泵加滲灌軟管的組合不僅能控制水量,還省力。”張悅說。
近年來,當地村民紛紛投入到大棚種植中。如今,該鎮種植大棚果蔬1800畝,2020年大棚種植收入8000萬元。
“大棚全部用上了電氣化設備,我們最擔心的是停電。這些年,供電公司的服務很給力,從沒因電耽誤生產。”張悅說。
承德供電公司實行臺區網格化管理,組織員工上門了解種植戶用電需求,幫助維護用電線路、灌溉裝置、卷簾機、照明等用電設備,指導種植戶及時排除用電安全隱患。2020年以來,該公司還為偏橋子鎮新立電桿70根,架設絕緣導線15千米。
在偏橋子鎮二道溝村,一座閃閃發光的現代玻璃溫室坐落在田間。納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洋指著玻璃溫室說:“這就是我們的高科技大棚,自動通風、澆水、控溫。我們將和農戶合作種植白色草莓,然后由我們統一銷售。自動化、電氣化設備多,電力保障是高科技農業發展的基礎。”
王洋介紹,他們把“實體+電商”模式作為發展方向,已經在幾個短視頻平臺建立賬號,“我們將通過直播帶動銷售,讓農戶足不出戶享受電商的便利,提高收入”。
小山村變身旅游休閑地
秋季天氣涼爽,蓮花山疊翠流金,吸引了許多游客游玩。山谷內一條小河蜿蜒穿行,山谷外各色各樣的采摘大棚坐落在道路兩旁。
9月29日,在蓮花山腳下的大貴口村,魚鮮農家樂負責人孫寶宗準備給自家的魚投喂飼料。“蓮花山景區離我們家近。景區經常搞活動,有山谷集市、稻草捆扎藝術展,非常適合家庭親子游。這里離市區和新建的高鐵站只有二三十分鐘路程,很多游客喜歡來過周末。”
2015年以前,魚鮮農家樂只有三間小平房,一到中午,客人就餐要排隊。如今,孫寶宗把農家樂擴建成12個包間加上一個大廳,還全部實現了電氣化。
為了服務當地旅游業發展,2020年以來,承德供電公司為大貴口村更換老舊電表箱26個,改造進戶線500米,更換低壓護套線3千米。
“我們家主打大鐵鍋燉魚。客人現釣現吃。”孫寶宗說。
大貴口村村民原來靠山吃山,種點果樹。現在道路暢通,電力充足,許多農戶都搞農家樂、采摘園。“客人來了,上午可以開車看看蓮花山風景,中午來我家釣魚吃飯,出了我家門,走幾步就能進大棚采摘。大棚里面一年四季可以摘黃瓜、草莓、西紅柿。”孫寶宗說,一到周末,大貴口村就熱鬧起來。
如今的大貴口村一排排二層小樓房沿街而立,庭前院后綠樹蔥蘢,村子主干道兩旁立著許多采摘園、農家樂、釣魚池的招牌,來往車輛絡繹不絕。
目前,偏橋子鎮共有15家農家樂,可同時接待800人就餐。2020年,偏橋子鎮年均接待游客2萬人次,旅游業年收入達600萬元。
供電服務支撐現代農業
“是供電所嗎?我家噴淋設備不出水了,母羊正在產仔,熱得不行了。”8月26日上午,大貴口村海晟養殖場負責人王納焦急地給供電所打電話。
偏橋子供電所所長張寶華帶著同事曹玉清來到養殖場。經過檢查,他們發現,養殖場添了一些設備,導致線路發生過負荷短路。
一個半小時后,張寶華和同事更換了養殖場線路,設備正常運轉起來。
“我以前養羊是粗養,一個人放一群羊,一條鞭子‘趕’一座山;現在建了養殖場,裝了電氣設備,增加了養殖數量,就是有時候應付不來這些新設備。”王納說,“還好,遇到用電問題,供電公司的師傅們隨叫隨到。”
承德供電公司組織專屬供電服務隊定期開展上門服務,了解村民用電情況,幫助消除用電安全隱患。
如今,偏橋子鎮有養殖戶40戶,牲畜存欄量5000余頭,戶均年收入15萬元。
出了養殖場,張寶華和曹玉清又趕往達連坑村的會銀葡萄采摘園。采摘園負責人辛會銀連忙迎上來:“你們看看我家水泵咋不抽水了呢?”
曹玉清檢查后發現,大棚內電線已經老化。兩名供電員工更換新導線、重新布置線路后,水泵恢復正常。
“我種葡萄40多年了。巨峰、玫瑰香、美人指這些品種我都種,一年能賺4萬元。”辛會銀說。除了搞采摘,他還向超市、水果商供貨,“我的葡萄又大又甜,只要嘗一口,沒有不買的。現在只要肯花力氣干活,哪里都有賺錢機會。”
用電有保障,明年我計劃增加投資,擴建采摘園。
——鑫鑫采摘園負責人張悅
充足的電力為新設備、新科技的應用提供了支撐。
——納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