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在青海海西州可可西里雁石坪觀鳥站內,兩名穿著紅馬甲的國家電網青海電力三江源(檢修格爾木)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一邊觀測鳥類生活習性,一邊將數據用筆記本電腦上傳至“鳥類觀測”大數據庫中。這是黨員服務隊傳承“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拼搏、甘當路石,軍民一家,民族團結”的“兩路”精神,服務青藏聯網工程沿線生態環境保護開展的一項實踐。
青藏聯網工程途經三江源、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等生態環境極其脆弱的地區。“每年的春秋季節,不少鳥類在青藏聯網工程沿線繁殖、越冬。鳥兒筑巢用的樹枝、草莖、鐵絲等一旦遇到惡劣天氣易接觸電力線路,發生接地故障,導致線路跳閘,給電網安全運行造成很大影響。”黨員服務隊隊長李鑫鑫說。
黨史學習教育中,黨員服務隊組織隊員重溫“兩路”精神。“經過學習,我們對‘學史力行’的含義有了更深的理解。我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青藏聯網工程安全穩定運行貢獻力量。”隊員姚斌說。
為了保證電力線路安全穩定運行,又不影響高原脆弱的生態環境,多年來,黨員服務隊隊員通過24小時不間斷觀測鳥類活動,收集在線路周邊活動較為頻繁鳥類的資料,掌握鳥類活動規律,通過改進防鳥裝置、搭建“生命鳥巢”等方式,既愛鳥護鳥又確保“電力天路”安全穩定運行。同時,隊員們還常態化開展垃圾清理、綠色環保知識宣講等活動。
隊員們利用數字化、智能化、精益化手段,借助大云物移等現代新型技術將長期收集的數據匯集形成大數據庫,并通過智能篩選、“云計算”對相關鳥類圖片數據進行關聯,智能研判預測故障點,全面提升線路安全穩定運行水平。
“原來的數據資料收集、分析全部依靠人工。通常觀測一個季度的鳥類生活習性,需要6個人用一周時間才能完成。”隊員王國鑫說,現在通過大數據庫進行智能篩選,收集數據的效率提高了很多。
3月份以來,黨員服務隊共建立1個鳥類觀測大數據庫,開展6次“生命鳥巢”愛鳥護鳥、2次綠色環保垃圾清理、2次綠色環保知識宣講等活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