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8月20日,四川省內江市某水泥公司根據當地人民法院裁決書,向內江供電公司補繳電費101.3萬元,剩余60.78萬元預計在11月前補繳完成。這起案件是該公司借助用電信息采集系統中的母線平衡(母平)及線損監測模塊,在把用戶用電等信息納入監測后,利用損耗異常精準定位計量異常并聯合當地公安、經信局查實的,共追補電量535.29萬千瓦時,追補電費及違約使用費162.08萬元。
近年來,隨著竊電手段增多,計量異常排查難度加大。以前,供電公司根據臺區線損指標開展監測,再定位到某一臺區,但涉及的用戶較多、范圍較大,一般難以精準定位計量異常位置,還存在現場取證、查處執行難的問題,增大了供電公司后續追補電費的難度。
2020年1月,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啟動母平及線路線損監測工作,在用電信息采集系統中開發并上線母平及線損監測功能模塊,實現了遠程監控母線及線路供售電量情況,精準定位客戶結算點和變電站關口計量異常。該公司組織各市州供電公司配備專項監測人員,通過梳理專用變壓器大客戶線路拓撲情況,建設采集系統功能模型等方式,完成母平及線損監測模塊基礎建設并持續優化。
2020年4月5日,內江供電公司計量采集專責陳迎春在監測母平及線損過程中,通過母平及線路線損監測模塊發現,35千伏熊橋站10千伏母平損耗出現異常告警。他結合多日損耗、電流和電壓等多維分析后,監測到該母線出口的某水泥公司結算點位可能存在計量異常,并進行了精準定位。4月15日,陳迎春和兩名同事與水泥公司工作人員一同到現場勘查。陳迎春在現場判定是電流互感器二次接線端子故障。由于涉及退補金額較大,用戶有疑慮。內江供電公司向用戶講解法律法規,勸說用戶委托有司法資質的第三方評估機構確定補計電量,之后通過提起民事訴訟的方式,經當地人民法院訴前調解后出具民事裁決書,補收用戶電費。
今年5月,國網四川電力完成全省有專用變壓器大客戶母平及線損模型的建設,實現全省有專用變壓器大客戶母平及線損監測全覆蓋。
此后,國網四川電力持續優化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母平及線路線損監測模塊監測維度,實現了可按單日、多日監測損耗,并標識損耗率較高的線路,便于監測人員及時發現異常,提升損耗監測質效,同時利用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聯動數據分析功能,運用“選異常、比差異、勘現場、找問題、追損失”排查五步法,精準排查計量差錯問題。
考慮到查處執行困難,國網四川電力進一步強化政企、警企協作,統籌運用各種信息和技術資源。該公司聯合省公安廳二分局制訂警企聯動工作方案,全面提升協作水平;所屬各市州供電公司與當地公安機關等單位成立聯合執法大隊,定期開展聯合執法,依法查處竊電等。
自上線母平及線損監測模塊以來,國網四川電力累計發現計量差錯17起,追補電量1288.59萬千瓦時,挽回經濟損失525.01萬元。
據介紹,國網四川電力將持續優化母平及線路線損監測模塊監測功能,多維度開展計量差錯排查,進一步鞏固政企聯合、警電聯動的長效工作機制,查處竊電及違約用電行為,維護電力市場正常的供用電秩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