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供電公司定期為我們上門檢查用電設備,這下我們可以放心用電了。”8月9日,新疆豐創農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葉湘龍對前來檢查用電設備的烏魯木齊供電公司黨員服務隊隊員說。
自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烏魯木齊供電公司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質量。
以前,烏魯木齊縣永豐鎮產業結構單一,村民的收入來源主要是傳統農業,收入較低,紛紛外出務工。今年年初以來,永豐鎮依托特色產業,“農旅結合”打造特色“花海經濟”,不僅吸引了部分外出務工村民回鄉創業,更走出了一條產業發展的新路子。
7月,烏魯木齊供電公司在走訪客戶時得知永豐鎮的用電需求后,開辟了抗旱農灌“綠色通道”,簡化辦電手續,提前15天為永豐鎮完成5臺變壓器的安裝送電,保障永豐鎮烏河灌區農田高效節水項目用電。
“有了充足穩定的電力供應,我們在干渠首段建設了沉砂池,配合加壓系統、自壓系統和滴灌設施,基本實現了水肥一體化,大大減輕了我們的勞動量。”在永豐鎮辦廠的葉湘龍對“政企合作”的農田高效節水項目贊不絕口。
據了解,永豐鎮4萬余畝耕地中,約2.5萬畝種植食葵,食葵收割后可以制成瓜子售賣。永豐鎮農牧業辦公室主任鐘旭東算了一筆賬,除了“花海”景觀旅游業營收,每畝食葵可產瓜子250千克,凈收益有1000多元。相比之前種植土豆、甜菜等農作物,經濟效益有很大提升。“花海經濟”也給村民帶來了其他收益。永豐鎮村民馬福祥將土地流轉給村部,每畝土地每年可以得到500元租金,他也在農業種植企業找到了工作,每個月可以拿到4000多元的工資。有了雙份收入,馬福祥的日子越過越好。
“除了搭建起完備的電網網架,供電員工還會經常來現場為我們解決用電問題,對電力設備進行細致檢查,是名副其實的‘護花使者’。”鐘旭東說,“用電有保障了,我們還準備修建木棧道、觀景臺,把‘花海經濟’發展得更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