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吉林大地生機盎然,在“英雄城”四平的市中心,四平戰役紀念館靜靜矗立,見證著“英雄城”的發展變遷。
2020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省考察時參觀了四平戰役紀念館,強調我們一定要牢記革命先輩為中國革命事業付出的鮮血和生命,牢記新中國來之不易。創業難、守業更難。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要很好學習了解黨史、新中國史,守住黨領導人民創立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國網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考察時的重要指示精神,踐行初心使命,為吉林經濟社會發展和東北振興提供堅強電力支撐。
讓紅色精神激發力量
5月21日傍晚,國家電網吉林電力(梨樹)共產黨員服務隊完成梨樹縣康平街道八里廟村農灌負荷線路巡檢。天地相接處,一臺大型免耕播種機駛來,播下了種子,也播下了希望。
2020年7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梨樹縣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核心示范區地塊。習近平指出,要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在探索現代農業發展道路上創造更多經驗。他還來到盧偉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聽取情況介紹。
以黨建為引領,2020年10月以來,梨樹縣供電公司黨委以助力八里廟村盧偉農機農民合作社實現農業現代化為目標,開展“黨建+鄉村振興,為建設現代化農業充電賦能工程”。2月23日,該公司建立國家電網吉林電力共產黨員服務隊盧偉合作社服務站,制訂5方面30項保供電服務舉措,開展一對一服務。
“田里的機井、社里的烘干塔、加工廠,這些設備都離不開電。”合作社理事長盧偉說,“合作社有現在的規模,全靠穩定的供電。”截至2020年年底,梨樹縣高標準農田達165萬畝,糧食生產實現15連豐。
國網吉林電力黨委傳承紅色基因,持續深化共產黨員服務隊建設,聚焦“春耕、夏游、秋收、冬行”,開展“電力吉先鋒呵護黑土青苗”“電力吉先鋒守護大糧倉”等專項行動,全力服務吉林省農業現代化發展。
全面小康一個也不能少
2015年7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延邊州和龍市東城鎮光東村。習近平指出,全面小康一個也不能少,哪個少數民族也不能少,大家要過上全面小康的生活。
當時,光東村是一個依靠傳統種植業的朝鮮族村落。基礎設施薄弱、村集體經濟發展緩慢、旅游民宿規模小等問題制約了光東村的發展。
助力全面小康,就要打通農村產業發展的“電力動脈”。近年來,延邊供電公司持續改造升級農村電網,優化電力營商環境,為農村發展注入動力。
經過6年的建設,光東村從2015年僅有一臺160千伏安變壓器增容至目前的4臺400千伏安變壓器。延邊供電公司共為東城鎮改造線路38千米,將變壓器容量從3800千伏安增容至16730千伏安。2018年,光東村77戶127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020年,光東村人均收入達1.5萬元。
為加快鄉村電氣化進程,國網吉林電力助力省內“全電氣化智慧農場”“全電氣化設施農業”等示范項目,深入開展“供電+能效服務”,為農村客戶多元化用能需求提供解決方案。
“有了充足的電力支撐,我們村60個不同主題風格的特色民宿都裝上了熱水器、洗衣機,還有智能馬桶。光東村的環境也越來越好,來旅游的人都贊不絕口。”光東村旅行社負責人楊麗娜說。2020年,光東村旅游集體收入達到320萬元。
推動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關注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多次為吉林振興發展掌舵定向。
2020年7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吉林時,來到位于吉林省長春市的中國一汽集團研發總院。他強調,當今世界制造業競爭激烈,要搶抓機遇,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彎道超車。
老工業煥發新生機,離不開堅強的電力支撐。國網吉林電力從優質服務、供電保障及政策扶持等方面,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高效精準的服務,也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增添動力。
“十三五”期間,國網吉林電力主動謀劃“高、低、充、聯”項目,服務推動吉林省新基建“761”工程,5年總計投資超過522.3億元。2020年8月,國家電網公司與吉林省政府、一汽集團簽署了關于打造吉林振興發展新引擎、助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兩個合作框架協議。
以此為契機,國網吉林電力加快推進省內電網建設。目前,500千伏敦化抽蓄送出工程提前實現倒送電,金龍1、2號線等重點工程順利投產,吉林中部電網完善工程有序推進。該公司還進一步深化與長春市戰略合作,推進城市配電網再造工程。
“十四五”期間,國網吉林電力將以助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為抓手,深入挖掘煤、油、氣、電等能源數據價值,推動能源大數據中心向碳達峰、碳中和數據中心升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