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臺風“韋帕”登陸一小時后,廣東江門臺山海宴鎮仍未停雨,廣東電網公司江門臺山供電局海宴供電所員工許洪博已和同事投入到搶修復電作業中,他們隨車攜帶導線、金具等物資,趕到10千伏圩鎮線西新臺區開展搶修,趕在入夜前讓當地群眾用上電。
每一盞燈火,都值得全力守護。這背后,不僅是電力搶修一線戰士負重前行、冒雨鏖戰的堅強身影,也是供應鏈領域在看不見的戰場與時間賽跑,翻山越嶺、蹚水過泥,確保每一件電力搶修物資都能按時到達最需要的地方。
今年以來,南方區域自然災害多發頻發,臺風“蝴蝶”“韋帕”來勢洶洶,云南獨龍江鄉突發山洪泥石流災害,廣東肇慶懷集縣、貴州榕江縣等多地遭受嚴重洪澇災害。南方電網公司堅持“全網一盤棋”,提前部署、高效調度,“重裝重兵”整體作戰,以應急物資“無感供應”為搶險救援工作提供堅強保障。
平時預:
精細測算,超前謀劃儲備物資
在廣州白云區,坐落著公司供應量最大的江村區域倉,7月17日,在臺風“韋帕”生成前,這里依舊忙碌而有序:露天堆場上,數十種電力物資擺放分門別類、成行成線;室內立體庫里,自動化、智能化倉儲作業系統高效運轉,各類物資儲備充足,從收到應急調度指令到出庫最快只用5分鐘。
“手里有糧,臺風來了大家就不慌。”站在12米高的智能立體庫前,南網供應鏈集團廣東公司倉儲物流部專責何勁韜的話語擲地有聲,傳遞出一名供應鏈“老兵”的信心和底氣。最近幾個月,他每周都要對倉庫變壓器、配電箱、電纜等重要物資進行梳理,及時補充消耗速度快、補貨周期長的物資,確保庫存高于安全水平。
早在今年4月,趕在廣東正式入汛前,廣東電網公司供應鏈部物流團隊經理袁金晶就組織啟動了年度應急物資儲備方案修訂工作。他和同事連續加班梳理歷史用量及庫存儲備,逐個對接地市供電局提前了解應急需求,通過精細測算、反復核對,最終將31個大類240余種型號物資納入儲備方案。“廣東今年調增庫存儲備近9000萬元,統籌保障常規工程建設和應急搶修的物資需要。”袁金晶說。
在總結去年支援桂林洪災搶險經驗的基礎上,廣西電網公司南寧區域倉倉儲專責馮顯輝每周都要聯系供應商掌握區域倉應急備品生產進度,每天核對一遍配網物資儲備量。“正是提前做足儲備,當貴州榕江縣等地發生災情時,我們才能快速調撥物資進行跨省區支援。”
“踐行‘無感供應’的服務理念,需要我們供應鏈人把平時功夫做扎實,在儲備充足的同時,也要做到隨時調得出、出得快,并且兼顧好供應效率效益。”南方電網公司供應鏈部物流主管陳文俊介紹,今年以來,公司各級供應鏈部門結合區域電網生產運行特點和歷史搶修用量曲線,實行實物和產能、自有儲備和協議儲備結合的儲備方式,做到有備無患。
災前防:
做好預判,與時間賽跑前置物資
7月19日上午,臺風“韋帕”移入南海北部海面,強度逐漸加強,南方電網公司于當天12時啟動防風防汛II級應急響應。
“臺風就快登陸了,我們必須和時間賽跑,搶先將物資部署到可能受災的地區。”廣東電網公司茂名區域倉倉儲配送班班長李智謀這幾天忙得腳不沾地,手里的物資清單上密密麻麻滿是標記。聯系陽江、湛江、云浮等供電局,收集應急物資預估需求,組織庫存備貨、聯系物流車輛,每一件事他都在爭分奪秒。
7月19日20時,435萬元物資連夜在廣東電網公司茂名區域倉裝車,2小時后順利抵達陽江、湛江等地。“為保證災后最快時間復電,我們不斷優化應急物資供應模式,利用歷史供應數據預測受損情況和物資用量,從過去‘等需求’轉變為‘預測+前置’,做到糧草先行、服務入微。”李智謀說。
第一時間把物資送到離災區最近的地方,這也是貴州電網公司供應鏈服務調配中心專責田行健堅定的信念。6月24日,貴州榕江縣遭遇特大洪澇災害。“在前方組織防災避險的同時,我們全力克服道路中斷、通訊不暢等困難,立即組織物資備貨和預置調撥。”田行健介紹,當天晚上,配變、配電箱、導線、電桿等4車搶修物資就送達受災最為嚴重的榕江縣城附近,為搶修復電工作贏得了時間。
糧草保障跑出加速度,離不開科技的強大助力。“自抗擊超強臺風“摩羯”以來,公司組織梳理歷次極端災害設備受損和物資用量比例,形成了災害搶修物資用量預測工具。”貴州電網公司供應鏈部物流專責柴利達說。通過持續跟進災情發展,利用現場勘察數據不斷修正預測參數,柴利達和同事在后方精準調度支援,源源不斷將物資送達前線。
空中查、地面看、模型算,已經成為南方電網公司大應急框架下跨專業協同作戰的新常態,通過分析挖掘供應鏈大數據,物資保障對應急生產的支撐更加精準高效。
災中守:
盡銳出擊,“前中后臺”協同作戰
自抗擊超強臺風“摩羯”以來,南方電網公司逐步深化“前臺戰斗、中臺調度、后臺支撐”的應急物資保障機制,在今年的防災抗災、搶險救援工作中一次次凝聚合力,筑起“無感供應”堅實防線。公司供應鏈領域的干部員工克服重重困難,秉持專業的態度和敬業的精神,架起生產搶修與供應鏈的聯絡橋,為大規模搶修復電工作做好準備。
6月,廣東肇慶懷集縣遭遇超百年一遇洪災,作為調度中臺的廣東電網公司供應鏈服務調配中心將戰線推到了抗災前線。“物資調度要密切關注前線信息,及時響應各方需求。”該中心副總經理何章瑋介紹,通過靠前協同、科學調度,在水退勘災前,10千伏配變、低壓電線等常用物資就部署至周轉倉及臨時材料站。
“廣西14個物資倉庫都做好了準備,隨時可以跨省區調撥,需要物資聯系我。”在貴州榕江縣等地受災后,廣西電網公司供應鏈服務調配中心經理鐘世瑜第一時間在物資聯絡群發聲,簡單的話語也是供應鏈后臺支撐人員的鄭重承諾,“雖身處后方,卻心系前線,有求必應”。
在此次貴州榕江縣等地搶險救援過程中,南方電網公司堅持全網一盤棋,“成建制”調度人力、物力、運力,廣西電網公司支援隊伍自帶9車物資,廣東電網公司火速支援配變、箱變等物資,南網供應鏈集團支援人員24小時駐守應急物資發放點。“前中后臺”協同作戰,全域聯動打贏了這場有速度、有溫度、有力度的閃電戰、攻堅戰。
災后搶:
攻堅克難,專業高效保障搶修復電
隨著搶險救援工作的快速開展,應急物資領用需求會出現井噴式增長,更加考驗供應鏈的協同運作能力。“我們整合供應鏈需求感知、現場發放、補充調配、應急采購、緊急運輸等各環節,形成高效協作的鏈條,確保收到物資需求后最短時間供應到位。”云南電網公司供應鏈部副總經理張立說。
5月31日,云南獨龍江鄉發生災情,通信、道路、供電中斷,次生災害頻發。面對怒江大峽谷山高路險彎急的困難,云南電網公司供應鏈部應急物資與倉儲專責顏自祥“三進三出”獨龍江鄉,對每一處彎道和隧洞進行記錄,快速建立了“怒江區域倉-貢山中轉點-獨龍江發放點”應急物流網絡。
山海雖遠,使命必達。在網省供應鏈服物資調配中心的協調聯絡下,6月2日,第一批電力搶修物資連夜從云南楚雄、大理發出,上百根輕型復合電桿緊急從廣東發往獨龍江鄉。隨著重型無人機飛越怒江峽谷,電桿、導線、發電機、應急燈、食品等超15噸重的物資精準送達獨龍江鄉多個村落,為搶修復電打下重要基礎。
6月8日凌晨,在收到連夜向搶修隊伍發放物資的指令后,盡管已連續作戰近10天,但云南電網公司怒江區域倉物資倉儲配送班班長喬文興的答復依舊堅定,“保證完成任務!”他和隊友們緊急設置倉庫夜間照明,備貨、分裝、打包、做標記,直到所有搶修隊伍完成領料。
6月10日,獨龍江鄉災后全面恢復正常供電,喬文興沒有片刻放松。“搶修過后還要開展消缺,要盡快盤點物資、回收余料,不能斷供!”
精細科學做好儲備,全網一盤棋快速調配,爭分奪秒搶運物資,通宵達旦有求必應……滾滾鐵流,無感供應。一位位供應鏈人用認真、韌勁和專業詮釋了南方電網公司供應鏈系統的責任和擔當,以應急物資“無感供應”踐行著“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
南方電網公司供應鏈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以深化供應鏈改革創新為抓手,持續強化供應鏈戰略支撐能力、資源保障能力、價值創造能力、風險防控能力,持續提升公司數智供應鏈體系安全韌性,落實好迎峰度夏電力保供關鍵期應急部署,進一步加強供應鏈應急防災保障能力,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用電需求。
記者 郭冬冬
通訊員 吳海泉 楊洽 周曙琦 李云 鄭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