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在浙江杭州余杭區普利藥業有限公司,一批批抗生素藥物在流水線上打包、裝箱。企業總產能恢復到了2019年四季度平均水平的七成以上。
普利藥業有限公司從事抗生素等藥品生產,產品供應疫情防控定點醫院和各大藥店。企業復工之初,醫藥原料、輔料包裝盒等配件短缺影響了產能恢復。
杭州供電公司分析普利藥業有限公司上游主要企業復工電力指數,并報送到余杭區政府。政府部門隨即組織20余家上游企業復工復產,為醫藥生產提供必要的原料。
杭州供電公司應用企業復工電力指數,對全市4.4萬家企業復工復產進度開展綜合分析,發現復產指數始終低于復工指數,最大差距超過30%。“產業鏈上游原料、配件等生產與實際需求間存在缺口,在復工和復產指標上就相應形成了差距。”杭州供電公司營銷部負責人分析。
為了精確查找企業在恢復產能過程中的堵點,杭州供電公司分區域、分產業開展全產業鏈摸排,針對復工后用電量長期低位運行的行業和企業,逐級分析上游企業的用電情況,精確鎖定產業鏈上的“斷點”。
目前,杭州供電公司已完成對全市醫療物資、藥品生產企業的全產業鏈大數據分析,先后向各區縣政府報送12批44家關鍵上游企業名單,涉及無紡布、消毒品及器材、負壓救護車配件等生產企業,助力政府精準指導產業鏈各環節企業復工復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