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網訊 自武漢爆發新冠病毒肺炎以來,包頭供電局青山分局充分利用電力客戶“用電大數據+臺區網格化”算法, 勾勒出一張青山區用電需量“全景圖”,精準服務社區防疫和企業復工復產,協助推進政府防疫工作及企業有序復工。
電力大數據為用戶“摸脈”
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有效防線。據了解,青山供電分局所轄居民用戶約15萬戶,分布在239個小區,12個辦事處和兩個鎮,日用電量明細海量數據數十萬條。依托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每日采集最新實時數據,以及社區網格化管理,將居民用戶用電量變化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及整合。按照空置用戶、未外出用戶、潛在外出用戶、外出返回用戶、外出未返回用戶,及電量波動較大用戶6種類型,對分局所轄用戶進行劃分。由1月1日至2月10日監測數據可知,青山區科學路辦事處、青福鎮、萬青路辦事處管轄范圍人員遷移比較頻繁,需要重點關注,該數據信息實時與社區、物業共享,與社區排查構成電力維度上的相互印證。社區防疫人員根據判斷結果,及時核實客戶外出情況,對近期返家的用戶,提出居家隔離要求。
針對疫情期間的居民用戶,分局全力保障民生,實施“欠費不停電,欠費不計電費違約金”的政策。依托大數據+網格化相結合的方式,由臺區經理掌握客戶電費余額情況,及時在微信群通知用戶繳費,并告知用戶微信、支付寶繳費途徑,方便用戶”零上門”,安享用電。
電力大數據為企業精準“畫像”
青山供電分局所轄裝備制造園區為西北最大的軍工裝備園區,面積3700畝,入駐工業企業115家,90%為大工業企業。對工業園區每日用電數據的監測,可預測企業規模以及復工程度,建立分級預警機制,支撐政府科學精準管控,并根據不同企業的開復工要求,差異化制定監測策略,動態調整監測閾值及規則,滿足多目標下的監測需求,為政府疫情防控提供數據支撐服務。
從青山分局局長楊子元處了解到:“只要看區域的用電負荷曲線,再與同期進行比較,就能掌握園區企業復工的整體概況。電力大數據可以完整、準確、客觀地反映企業的開工復工情況,目前正在為復工復產提供有價值的數據支撐和決策參考。”近日,督察組根據30戶電量異動用戶清單,落實其中25家復工備案企業確實已開工。園區中比亞迪汽車、豐達石油、杉杉科技為首批復工企業,且用電量均逐日遞增。傳化物流公司雖已復工,但電量為之前的50%,可看出該企業處于復工初期。截止2月19日實時數據,與近3個月數據比對,園區內企業復工率指數達到22.68%,多數企業處于未復工狀態,復產情況受疫情、物資生產因素影響出現一定起伏,但總體趨勢仍然向好。
針對該園區內多數大工業用戶,分局優化復電環節,縮減復電時限。自2月1日起,針對用電容量315KVA及以上用戶,在變壓器暫停期間,減免基本電費,幫助企業共渡疫情難關,減少企業損失,該政策受到企業一致好評。
智能化的電網是能源流、數據流的高速公路,每個人的生活都與電息息相關,疫情期間,電力大數據應用范圍擴寬、輻射能力增強;同時電力大數據持續深入社會治理的方方面面,毫無疑問,它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兩手抓的過程中,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進程里,扮演起更重要的角色,發揮出更強大的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