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i id="5lvsm"></i>

    <mark id="5lvsm"><div id="5lvsm"><acronym id="5lvsm"></acronym></div></mark>
  •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mark id="5lvsm"></mark>
    當前位置: 首頁 > 能源互聯網 > 深度閱讀

    新型能源體系建設的破與立

    中國能源報發布時間:2023-06-05 11:00:41

      6月1日,2023中國能源產業發展年會在京成功舉辦。本屆年會由中國能源報、中國能源研究會聯合主辦,會議以“構建新型能源體系 推動發展綠色轉型”為主題,對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如何更好地推動能源革命、加快新型能源體系規劃建設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本屆年會同期舉辦“新型能源體系建設的破與立”圓桌對話,以下為內容發言整理。

      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中國區副總裁熊亦暉:新型能源體系需數字化手段提升運行效率

      新型能源體系的內涵非常豐富,主要在于“四新”:

      第一新是能源結構發生大變化,新能源作為發電主體;第二新是大量的新型電力電子設備的出現,作為新能源的技術與設備從業者,需要適應這一情況;第三新是新型數字化技術與新能源系統的結合,如何跨越信息化形成真正的數字化能力;第四是新業態,未來能源是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直供電、微電網會帶來大量新業態的發展。

      “四新”離不開數字化。華為在5G、計算、數字化方面的能力,如何與電力電子深度融合?

      第一個場景,是大基地新能源,這些大基地通常占地幾十平方公里,幾百、上千萬的組件,維護人員卻很少。如何通過數字化能力提高其安全運行和系統發電效率?可以往數字孿生方向走。影響電站發電效率的因素很多,表現為系統內部的組件、電纜、逆變器,外部因素的天氣、沙塵、電網本身。第二個場景,是集中式和分布式,尤其是城市電力負荷側更多地變為既是能源消費者也是生產者,這對電網平衡和管理的挑戰非常大。華為目前在構想和實踐打造城市能源智能體,將所有的分布式能源包括微電網、新業態、虛擬電廠等聯結在一起,打造城市的能源互聯網,真正用數字化手段、智能化手段做到源網荷儲互動,為城市實現低碳、保供,并實現整個社會用電平衡的最高效。

      目前整個行業和市場非常活躍,也帶來了很多問題。首先是設備的高質量發展問題。比如,光伏從集中式到分布式,組件智能判斷還未形成強制性標準,這可能會為投資者和屋頂方帶來潛在風險。其次是新業態商業模式的閉環,比如強配儲能更多花費的是沉默成本,強配儲能是否能對電網形成支撐及合理的商業模式。網側和消費側的工商業儲能閉環都不同,新業態的商業閉環仍需要行業改進。

      廈門海辰儲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龐文杰:

      建議在儲能行業推動引入半導體化技術

      儲能發展能否有力支撐新型電力系統的構建,離不開安全和成本兩個要素。

      目前,儲能行業的制造能力、安全控制能力是比較低的,建議在儲能行業推動引入半導體化技術,把儲能技術的研發、加工能力提升到納米級別。

      儲能研發成本高,產業鏈都在努力降本。個人認為,2025年儲能成本大概0.3元/kWh左右,預計會降到0.2元/kWh左右,經濟性會逐漸實現。

      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曉華:

      新型能源體系建立需要顛覆性技術

      新型能源體系包含三個方面,以新能源為主的新能源體系、新型電力系統為基礎的輸電和配電的體系,以及新能源運用為主的消納體系。

      其中卡脖子的環節,一在于新型電力系統本身,第二是不含任何政策補貼的平價光儲,其三是低成本綠氫的大規模使用。

      光伏的目標不是平價上網,而是把光伏推成主力能源。這涉及兩個方面,一是絕對的光伏平價。儲能目前比較貴,而行業需要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發電路徑,因此要實現光伏的平價。

      二是綠氫的低成本和大規模應用,綠氫目前的價格為25-30元/公斤,灰氫為10元/公斤,若光伏要達到0.1元/kwh以下的發電成本,如何實現?需要2025年-2027年的光伏產品具有顛覆性技術,以推進新能源體系建立。

      北京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王永亮:

      電力行業轉型頂層設計底層設計缺一不可

      截至今年一季度,京能集團總裝機容量達到4000萬千瓦,清潔能源裝機占比超過一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比超過1/3,為中國的電力體制改革和國家能源保供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今年一季度我國電力裝機發生了重大變化,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首次超過傳統化石能源。抓住新一輪可再生能源發展機遇,京能要充分發揮三大優勢:第一是區位優勢,借助京津冀協同合作。第二是牢牢抓住國家產業政策機遇,在所有的能源項目上提倡落實節能降碳。第三是牢牢抓住煤電靈活性改造環節,深入挖掘存量煤電和增量煤電的負荷調節能力,打好組合拳。

      新型電力體系應該有五大特征。第一是綠色低碳:綠色低碳要提高含綠量,降低含碳量,同時提高含金量。第二是柔性靈活,第三是互動融合,第四是智能高效,第五是安全穩定。

      由于政策和區位的特殊性,京能在常規能源上具有優勢。當下火電要關注以下五個方面的轉型,這五方面轉型體現了新時代煤電發展的基本規律和價值取向。

      第一,煤電由基礎電源向調峰電源轉變。煤電過去是發電主力軍,現在變成尖刀排。最大的特征就是發電量越來越少,發電小時數逐年下降。

      第二,從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節能降碳轉變。

      第三,從以熱定電向熱電耦合轉變。負電價的出現,標志著煤電熱電聯產機制在未來大概率要向熱電耦合轉變。

      第四,參與市場化競爭。

      第五,由傳統管理向以智能化、數字化為代表的創新管理轉變。以往,衡量燃煤發電廠的指標主要在發電量;未來,發電廠尤其是燃煤電廠要向創造產值轉變,由提供電量向提供服務轉變,為國家大規模消納新能源提供堅實可靠的支撐,總體上實現碳排放下降。

      電是既有技術共性又有差異化的特殊商品,我國的資源條件是富煤缺油少氣,要堅持煤電油氣核水風光,各顯神通,同頻共振。要有頂層設計和底層設計,總量靜態平衡和動態平衡結合起來。建議在方法論上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在規程規范上,呼吁行業標準的突破;還要推崇創新,不能讓慣性和路徑依賴限制了想象力。

      江蘇東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建彥:積極建設“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項目

      我國各地域資源稟賦情況差異較大,不能千篇一律,要因地制宜打造新型電力系統。應以當地現有的風、光、儲能資源,以及先進的科技,與常規電源火電、核電結合起來,多樣化發展,展現區域資源特色,助力發展區域經濟。

      連云港徐圩新區增量配電網是國家發改委第一批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之一,也是江蘇首批增量配電網改革試點之一,還是國家發改委12個直接聯系點項目。項目投資主體是東港能源。截至目前,該項目已建成投運4座220千伏變電站,同時配套的30兆和60兆兩個地面光伏電站成功接入增量配電網。區域最高負荷已突破98MW。

      從總體運營情況評價,徐圩新區增量配電業務改革項目目前運行安全可控在控,經濟效益明顯,能源品種多樣,對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而言具有一定示范意義。

      國家發改委明確鼓勵區域外新能源項目就近接入,因此下一步,我們將在目前的運行基礎上,進一步打造低碳園區,在能源結構多樣性、新能源消納、區域周邊新能源發展等方面進一步謀劃發展。結合徐圩新區增量配電網特征,將新能源和儲能同步加入規劃,打造真正意義上的“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項目。

      來源:中國能源報 記者 姚美嬌 楊曉冉 仲蕊/整理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性色av 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一级爱做c片免费一分钟_国产在视频精品线观看_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i id="5lvsm"></i>

    <mark id="5lvsm"><div id="5lvsm"><acronym id="5lvsm"></acronym></div></mark>
  •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mark id="5lvsm"></mark>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和欧美四区 | 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 | 婷婷久久綜合九色综合 | 午夜打电话福利视频 | 亚洲欧美在线中文理论 | 中国三级久久精品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