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深圳國資國企針對中小科技型企業缺少“應用場景”這一痛點,堅持問題導向,首批擇優遴選出100個戰略性、高價值的優質應用場景,舉辦國資國企應用場景首批發布與簽約儀式,現場成功簽約20個成熟度高的應用場景,先后兩批次發布“千家萬戶水管家智能體”等50個標志性應用場景,對推進效果好、合作雙方實現互利共贏的項目,進一步拓展應用場景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形成優質應用場景分批次、滾動式發布模式,著力推動深圳國資國企以“生態共建者”的角色,全方位構建“國企搭臺、企業攻關、政府護航、資本賦能”的產業聯動生態,助力深圳打造最好科技創新生態和人才發展環境。
突出生態共建,有力服務深圳創新之城建設
通過補齊場景應用這一重要環節,為科技型企業新技術新成果提供“試驗田”,并以此為合作紐帶,進一步向科技型企業鏈接產業投資和基金投資資源,打通從政府到企業端的產業發展和人才支持政策,開放共享技術創新中心、中試轉化中心等科創平臺,培育打造包括國有企業、科創企業、屬地政府、創新平臺、金融機構等在內的“熱帶雨林式”創新生態,服務深圳全方位深層次建設創新之城。深圳市燃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開放應用場景為依托,與華為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打造燃氣、能源行業數字化轉型的解決方案,共享科研成果和相關專利技術,共同打造新能源產業智能生態集群。
突出產業融合,有力推動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
圍繞深圳“20+8”產業集群,通過開放應用場景,為人工智能、機器人等重點產業技術創新升級提供“加速器”,助力新興產業快速形成技術優勢、規模優勢,不斷提高認可度和市場占有率,有力支持全市重點產業發展。在機器人這一細分領域,深業集團有限公司、深圳機場等圍繞托育園區、機場貨運、環衛清掃等提供43個應用場景,目前已有包括接送管理、智能巡檢、激光清洗等在內的115款機器人在養老托育、交通運輸、工程建造、城市管網等領域實地應用,為機器人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突出合作共贏,有力服務中小科技型企業發展
中小科技型企業“實驗室樣品”通過在復雜工況下的長期深度測試和驗證,有效降低研發成果轉化的時間成本、試錯成本和推廣成本,實現了優質應用場景與科技型企業的雙向奔赴。深圳市特區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就主體施工、安全巡檢、低空作業等近40個應用場景,與20多家中小科技型企業達成合作,推動實現智慧測量、自動抹灰、爬壁安檢、低空巡檢等17款103臺套科技新品在建筑工地、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大規模、長時段測試應用,有力服務眾多中小科技型企業快速發展。
突出場景賦能,有力推動國有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
應用場景開放既為科技型企業提供應用市場,更為市屬企業提供技術解決方案。通過引進新技術,將有效提高企業自身科技創新能力,助力拓展新商業模式和新產業賽道。同時,雙方形成的合作關系將進一步鞏固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涵養整個科技創新生態。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與萬緯物流合作實現全球首例機器人自主搭乘地鐵為便利店配送貨,與順豐合作開展的“地鐵+無人車”快遞運輸業務,有效提高了地鐵空閑時段的使用效率,進一步拓展了地鐵物流商業模式,并獲得新的利潤增長點;深圳市環境水務集團有限公司與大寰科技合作研發的水質檢測機器人已順利落地投產,并出口沙特等多個國家。
下一步,深圳國資國企將以更大力度實施助力深圳打造最好科技創新生態和人才發展環境系列行動,堅持場景牽引,強化深度賦能,堅定不移向“新”發力,積極打造和開放戰略性高價值應用場景,構建敢投善投金融服務生態,加強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深入實施提供高品質低成本產業空間等系列行動,著力打造全球科創企業向往的“熱帶雨林”,為深圳全方位深層次打造創新之城貢獻力量。
文章來源:深圳市國資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