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i id="5lvsm"></i>

    <mark id="5lvsm"><div id="5lvsm"><acronym id="5lvsm"></acronym></div></mark>
  •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mark id="5lvsm"></mark>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料 > 行業分析

    上網價格下調倒逼風電轉型 風電場或將“決定生死”

    電力網發布時間:2020-01-10 22:16:21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陸上風電上網電價下調通知》。根據該通知,2016年前三類風資源區調整之后的上網電價分別為0.47元、0.50元、0.54元,第四類風資源區上網電價為0.60 元;2018年前三類風資源區上網電價比2016年低3分,而第四類風電上網電價比2016年低2分,調整之后為0.44元、0.47元、0.51元、 0.58元。
     
    陸上風電上網電價已經正式進入“下行通道”,然而,“三北”棄風限電問題卻仍很突出,中東部開發環境漸趨復雜,風電企業仍面臨巨大壓力。
     
    向精細管理要效益
     
    陸上風電電價下調2分錢意味著什么?
     
    在日前舉辦的風電技術高峰論壇上,遠景能源風場解決方案總監許峰飛表示,2分錢意味著投資企業IRR(內部收益率)降低2.0%左右。“電價每降低2分錢,資本金IRR降低1.12%~2.70%,5年后IRR降低5.6%~13%不等。”
     
    他進一步解釋說,為了抵消2分錢電價的影響,從降低成本角度看,2分錢意味著要降低300元/千瓦造價成本。也就是說,若要維持IRR不變,電價每降低2分錢,造價就降低約300元/千瓦,5年降低約1500元/千瓦。
     
    “從提高發電量角度,2分錢意味著約80個滿發小時發電量。維持IRR不變,電價每降低2分錢,發電量提升需提升3.41%~4.28%才能加以抵消。”他說。
     
    業內人士表示,在陸上電價不斷下行的趨勢下,風電場綜合解決方案的意義凸顯出來,提高發電量,推低度電成本,要從風電場技術研發開始。
     
    “風機設備成本降低10%,也才只有400元左右,而風電場總體工程造價降低10%,就能節省800元。在風資源開發環境日益復雜的當下,從風電場整體的解決方案入手,提高風能的利用效率,是推低風電度電成本的必然選擇。”該人士表示。
     
    事實上,這一點也正在得到行業的共識。中國風能協會秘書長秦海巖表示,2015年底我國并網風機容量約達1.2億千瓦,巨大的市場容量拉動了產業的發展和風機技術的進步。目前國內許多品牌的風機技術在很多方面都已經處在歐洲先進水平。
     
    “遠景能源做了很多功課,進行了認真準備,給我們介紹了很多振奮人心的風機技術。從行業本身來看,風機企業還有很大創新空間。”秦海巖說。
     
    風電場或將“決定生死”
     
    “安徽、江蘇的低風速風電場運行案例告訴我們,風電場開發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工程建設,而是一個高度集成和復雜的產品開發。風電場本身就是一個產品,是需要研發的。”一位參加風電技術論壇的業內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失之毫厘,謬之千里。這句話用于復雜地形風電場前期測風上再恰當不過。遠景的技術人員在現場工作中發現,由于測風方案的設計與實施欠佳,以及現有評估軟件功能的局限性,使得微氣候的影響未能被充分識別,部分機位實際發電量和前期評估發電量相差超過30%。
     
    隨著我國風電可開發條件愈加復雜,風電投資企業投資更加理性,從過去的單純關注裝機數量轉變為“數量和質量”并重,產生了更加合理和急迫的科學管理能量利用率的訴求。
     
    許峰飛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從風電場開發的角度看,從前期開始要加強風險管理提升收益。“舉個例子,某風電場容量300兆瓦,遠景的14座測風塔很好地代表全場,相比臨近風場,同等資源水平下年發電小時優化提升18%以上。”
     
    測風數據完整性差也會帶來風險。數據完整性低,測風不足一年,不同的處理標準、方法,導致風速差異達到6%,電量差異甚至可達到12%。遠景能源的格林平臺,建立企業級測風數據解決方案,力求實現測風塔數據的高效和高精度處理。
     
    “0.1米/秒的風速誤差帶來2.5%~3%的電量相對誤差、1.5%的資本金IRR絕對誤差。測風塔遠程監控可確保測風數據高完整性。”許峰飛說。
     
    風資源評價及微觀選址也是控制風險提高電量的重點。據介紹,格林平臺可以通過流體建模,使用相關技術實現機位誤差小于5%。相比單機商業軟件、單臺工作站,格林平臺具有超級計算中心,可以處理3000萬~1億網格量,網格分辨率推薦5米~30米。
     
    努力提升能量利用率
     
    能量利用率(EBA)是實際發電量和理論發電量的比值,是一個非常客觀的風電場評價體系,最早由國際電工協會提出,但在國內風電場實際被采用的并不多。其原因一是計算的難點存在于理論發電量上,需要對風資源有準確的把握;二是精確計算的難度,單靠SCADA等軟件是沒有辦法掌握的,需要有精算的管理信息系統。
     
    據介紹,目前我國風電場的時間可利用率平均達到了98%,處于世界領先水平。風機進入較高時間利用率的階段以后,再沿用這樣的指標評價體系,實際上就進入了一個誤區,因為這模糊了好風機與壞風機、好風場與壞風場的差別,從發電量的角度看,它對價值創造的意義已不大。從中國風電平均發電小時數并不高的事實也能看出,基于時間可利用率的評價標準已不再適用。
     
    過去風電場的管理系統中并沒有納入當地的風資源數據和風電場基本數據。現在,通過能量利用率管理,把風電場的實際數據納入管理系統,從而提高管理的精度。
     
    通過EBA模塊的人工智能和數據挖掘技術精準計算,可以得出各類因素損失的發電量和影響EBA的比重,讓投資人和業主清晰地看到損失在哪里。EBA評估模塊可以客觀衡量不同風電場的能量捕獲水平和電量損失水平,以便確立準確的績效考核指標。此外,從風電場資產全壽命管理的角度看,EBA評估模塊對接前期投資決策,為前期資產投資能量效率定標,以后期EBA指標為前期決策保駕護航。風場運行階段,資產運行管理透明化,為未來風電場技改優化建立“診斷檔案”,進而幫助業主理性選擇資產優化方案以及社會化的資產管理服務。
     
    有業內人士表示,EBA體系的價值不只是能有效挖掘存量資產的潛力,更重要的戰略價值在于,它能讓這個巨大但卻缺乏服務標準的運維市場變得更加成熟和健康。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性色av 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一级爱做c片免费一分钟_国产在视频精品线观看_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i id="5lvsm"></i>

    <mark id="5lvsm"><div id="5lvsm"><acronym id="5lvsm"></acronym></div></mark>
  •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mark id="5lvsm"></mark>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精品 | 亚洲欧美蜜芽tv在线一区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三页 | 在线高清亚洲精品 | 一区二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国产 | 日韩精品码在线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