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i id="5lvsm"></i>

    <mark id="5lvsm"><div id="5lvsm"><acronym id="5lvsm"></acronym></div></mark>
  •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mark id="5lvsm"></mark>
    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 > 專家觀點

    杜祥琬:能源轉型和能源安全是并行不悖的

    北京科協發布時間:2023-12-25 11:53:53

      12月16日,以“零碳科技、創新未來”為主題的2023第二屆可持續能源發展國際會議在北京開幕。此次會議匯聚了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能源行業的代表,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可持續能源發展的前景和挑戰。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會上作了題為《能源安全與能源轉型》的報告,他表示:“要想實現能源轉型,首先要認識到,能源轉型和能源安全是并行不悖的。”

      重新認識我國能源資源稟賦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有這樣一句話:“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這就需要重新認識我國能源資源稟賦。以前,一講到中國的能源資源稟賦經常聽到6個字“富煤、缺油、少氣”,好像中國能源只有化石能源,只有煤、油、氣。但事實上,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也是我國能源資源稟賦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的水、風、光、生物質發電規模穩居世界第一。太陽、風、生物質等能源資源比化石能源更加可持續,而目前我國已經開發的可再生能源不到技術可開發資源量的十分之一,所以國家提出能源低碳轉型,資源基礎是豐厚的。

      杜祥琬在報告中表示:“要想實現能源轉型,首先要認識到,能源轉型和能源安全是并行不悖的。”可再生能源資源是國家自己可以掌控的,不依賴于國際地緣政治變換。準確認識我國的能源資源稟賦是正確認識本國國情的要素,是影響我國能源政策、能源戰略的關鍵節點,對于確保國家長遠的能源安全,引導能源轉型具有方向性、戰略性的意義。

      人人都可以成為能源的產消者

      那么究竟應該如何發揮可再生能源資源的重要性呢?杜祥琬表示,針對風、光等發電的間歇性、波動性,要“構建新能源占比逐漸增加的新型電力系統”,也就是要把間歇性、波動性變為靈活性,關鍵是靈活用電和靈活發電。

      而在化石能源方面,天然氣是非化石能源的長期伙伴,油要從燃料走向原料為主,與綠色低碳技術相伴。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在實行“西電東送”政策,東部地區的能源一直有依賴性。杜祥琬認為,我國中東部的能源要實行“身邊取+遠方來”的策略——首先從“身邊取”,利用身邊的非化石能源,提高自給率,不夠的部分再由“遠方來”,靠“西電東送”做一些補充。他表示,這樣的想法在有些地方已經實現了。

      如何鼓勵中東部地區人民積極使用可再生能源資源呢?杜祥琬認為:“當一千瓦時的東部自發電成本比“西電東送”要低時,就有了推廣的可能性。”不管是企業、學校,甚至于家庭,都可以利用屋頂的光伏去發電,不單單是能源的消費者,還可以成為能源的生產者。這會培育出一大批能源產消者,在我國形成一種新的能源形態。

      杜祥琬舉了個例子,在河南蘭考,從2017年7月開展農村能源革命試點工作至今,當地探索創新能源投資模式,構建多能互補分布式能源系統,依靠生物天然氣、光伏發電、風電、垃圾發電等,全面淘汰了薪柴和散燒煤,清潔取暖普及率從14%提高到了99%,新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從21%提高到了90%,全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4%以上,農作物秸稈、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0%以上,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收入顯著增加。

      總的來看,中東部能源發展新思路符合電力轉型和能源革命的方向,有利于電力發展趨于平衡和充分,有利于電力系統的經濟性、安全性、靈活性,符合綠色、低碳、高效、智慧的大方向,體現了“政府辦電、大企業辦電”要轉向“政府+大企業+人民辦電”,有利于社會進步,對中國能源的供需安全和環境氣侯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西北部有豐富的可再生能源,通過政策的引導要把中國東部沿海的一些產業逐步遷移到西北地區,這可能是未來的一個重要的方向。這樣不僅能使可再生能源得到利用,還能使西部的經濟得到發展。內蒙古現在正在改變傳統的挖煤賣煤、發電賣電的產業結構,致力于建設零碳園區,迎來發展的新時期。

      保障能源安全要“先立后破”

      關于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意義,杜祥琬表示,碳達峰是經濟增長與碳排放增長脫鉤的進步拐點,而碳中和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是要開創一條兼具成本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路徑,是與實現國家第二個百年目標同步的、經濟社會低碳轉型、深刻進步的里程碑。

      杜祥琬認為,關鍵是要實現雙碳以城市為主體的戰略,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和能源結構調整,城鄉融合,“從身邊來”+“從遠方來”,逐步增加非化石能源的比重。城市和農村能源革命的路徑可能有不同的思路,但要走向同樣的未來。

      如何在進行能源轉型的基礎上保障能源安全呢?杜祥琬提出,當前我國依然以化石能源為主,煤炭是第一貢獻者,未來要逐步、穩定地由以煤為主轉向以可再生能源為主,這是長遠的能源安全之策,也是走向碳中和的必由之路。

      關于保障現階段的能源安全,中央提出“先立后破”,在“新房子”沒蓋好前不要動“老房子”。長遠來說,實現雙碳目標就是保證了長期的能源安全。

      杜祥琬表示:“能源轉型是做加法,而不是減法,‘先立后破’具有長期性、艱巨性,但方向清晰,是國家目標,也是全球大勢。”

      實現雙碳目標是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一個長達幾十年的科學的轉型過程,它呼喚深度的管理創新、科技創新,金融支持和企業參與。其政策性很強,需要把握好節奏,積極又穩妥地進行,既要防止簡單化“一刀切”,又要防止轉型不力帶來落后和無效投資。總而言之,要“先立后破”,把好事辦好,深刻推動經濟、社會的變革和進步。

      最后,杜祥琬認為:“碳中和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但也只是一個里程碑,遠遠不是終點。”2060年的人類社會還要發展,未來社會要靠未來能源的支撐,或許從未來能源的角度回看,當年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非常有必要的,能讓我們更好地理解雙碳目標的意義和歷史地位。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性色av 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一级爱做c片免费一分钟_国产在视频精品线观看_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i id="5lvsm"></i>

    <mark id="5lvsm"><div id="5lvsm"><acronym id="5lvsm"></acronym></div></mark>
  •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mark id="5lvsm"></mark>
    色先锋影音a∨在线资源网 亚洲专区日本专区 | 亚洲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视频 |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免费不卡 | 午夜福利yw在线观看2020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大香 | 香蕉网伊在线中文字青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