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熱的話題,非“新基建”莫屬。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提出要發力于科技端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自此拉開“新基建”序幕。與傳統基建不同,新基建本質是信息數字化的基礎設施建設,用于支撐傳統產業向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在5G 商用牌照發布一周年之際,中國電力網走進業務涵蓋新基建“5G、特高壓、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七大板塊的中天科技集團,近距離感受中天強大的新基建布局之網。
據了解,中天科技起步于1992年,起家于光纖通信,現已形成信息通信、智能電網、海洋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多元產業格局,是中國企業500強,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全國質量獎獲得單位、江蘇省優秀民營企業、南通市最大的制造企業和納稅大戶。集團下設江蘇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非上市板塊,以及中天科技研究院,全集團擁有89家子公司,其中上市板塊66家,非上市板塊23家,共有16000多名員工,2019年銷售收入突破600億元。
為5G調整戰略
根據GSMA預測,2020年至2025年間中國運營商基于移動業務的資本支出將達到2240億元,其中大約90%將被用于5G網絡建設。另根據中國信通院預計,網絡設備支出將在2023年達到最大,預計2020年至2025年,5G網絡總資額在0.9-1.5萬億元。在2020年-2025年的5G建設高峰期,三大運營商資本開支累計將超過2.34萬億元,其中無線網絡部分投資累計將超過1.23萬億元,預計新建基站519.4萬個,中天科技副總經理、通信產業集團總工揭水平指出,中天產品有關的布局投資為6755.9億元。
英國知名品牌評估機構Brand Finance(英國品牌金融咨詢公司)發布《Telecoms 150 2020》年度報告,列出了全球十大最有價值和十大最強大的電信基礎設施品牌,中天科技同時位列兩榜第8名。
據了解,中天科技早在2015年就意識到5G發展將改變社會,邀請了國內著名專家參加“5G發展董事長專家咨詢會”,對5G時代講給中天帶來的機遇獻言獻策,并提出通信業務發展新戰略:由有線向無線延伸、由無源向有源拓展、由弱電向強電發展、單一產品向系統商提升。如今,中天科技充分利用完整的產業鏈,打通端到端提供業務連接能力,具體為業務覆蓋能力、多方案傳送回傳能力、物理基礎設施能力服務,從分布系統的網關、pRRU、終端、室分漏纜、網管、光傳送網以及模塊化數據中心產品,實現無源室分、皮基站+無源室分及有源室分等多種方式的覆蓋的整體解決方案。
搭上“特高壓”快速車
特高壓作為“新基建”最硬核投資項目,是總理對國際推介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技術”,不僅極大地支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而且有效拉動中國區域經濟高速發展、拉動中國高端裝備技術創新、拉動中國高端裝備“走出去”。中天科技的發展,也長期受益于特高壓建設。
2006年國家電網提出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省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智能電網”,中天科技迅速響應成立特高壓技術領導小組,14年來持續為特高壓建設提供技術支撐。截至2019年底,國家電網累計建成投運“十交十一直”共21項特高壓工程,累計輸送電量1.6萬億千瓦時,中天科技特高壓業績戰功赫赫。其中特種電纜參與了國內100%特高壓工程,特高壓大跨越用導線80%以上采用中天提供的特種導線;國網、南網投運或在建的特高壓工程共計28條,中天OPGW中標20條線路特高壓,市場占有率高達30%;±800kV向家壩-上海、酒泉-湖南、扎魯特-青州,1000kV淮南-上海、錫盟-山東、榆橫-濰坊,±1100kV昌吉-古泉等特高壓項目采用的中天科技免維護金具產品累計運行已超過60萬公里。
據了解,國家電網公司2020年將計劃于年內核準并開工南昌-長沙、荊門-武漢、駐馬店-武漢、南昌-武漢、南陽-荊門-長沙、白鶴灘-江蘇、白鶴灘-浙江等“五交兩直”共7條特高壓工程,涉及項目動態投資建設規模將近千億元,其中中天科技預計市場占有份額達50億元。
工業互聯網開啟工業賦能制造新征程
工業互聯網是新基建核心要素,也是繼移動互聯網后最大經濟機會,作為國內較早探索工業互聯網的企業,中天科技憑借在線纜制造領域積累的工業生產和企業管理經驗,為提升行業制造水平就三個內核問題進行建設和應用推廣。
建設線纜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Asun,是國家線纜行業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采用先進的分布式云計算技術,實現設備智能物聯功能、生產智能管理功能、大數據管理決策功能、協同制造功能、產能共享功能、供應鏈金融服務應用開發和微服務開發,從研發設計、生產制造、質量管控、物流運輸、市場營銷到協同制造的全流程平臺服務。據介紹,該平臺面向中小企業提供降低成本,快速部署的行業信息化解決方案,面對大型企業提供行業機理算法和模型,面對模式創新提供工業電商、工業鏈金融、產能共享等功能,目前服務500余家企業、設備接入量15萬臺。
日前,中天科技Asun工業互聯網平臺強勢入圍eNet研究院和互聯網周刊聯合發布的《2020值得關注的工業互聯網平臺TOP30》榜單。
建設線纜行業工業互聯網標識。首家發布線纜行業工業互聯網標識二級節點,目前中標工信部三大標識項目,并成為華為官方標識領域首家制定合作伙伴。據悉,中天科技注冊企業達530家,占全國總量1/3,目前已成為服務企業數最多的二級節點單位。
一鍵鏈接的工業智能邊緣終端。工業互聯網核心競爭力在于設備如何快速、低成本鏈接到平臺,基于LINUX系統遠程控制耐高低溫智慧采集終端ZTT-IBOX,能夠快速實現云上平臺,支持300多種常見的協議轉換,可以與各種設備儀表進行通信,實現工業數字化設備網絡接入、工業軟件互聯互通,對不同廠商提供數字化設備、工業軟件也可綜合集成和互聯互通,并建成一體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此外,工業互聯智能穿戴IMwatch工業級智能手表是國內首款結合工業互聯網和標識的智能工業穿戴設備,可迅速收集車間層面與人有關的信息,實現人、機、物迅捷互聯,為工業互聯網行業增加了觸手。
此外,中天互聯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時宗勝指出,5G+工業互聯網將迎來爆發式增長點,目前中天科技在5G+工業互聯網已開始深入研究,如5G+智能運維、5G+智能檢測、5G+AR展示、5G+多機交互。
如今,在電網領域中天科技已向服務化轉型升級,開發在線監測系統,包括輸電線路在線監測、特高壓電纜通道綜合狀態監測裝置系列、海纜監測系統,致力于電力系統各領域和其他相關行業的數字化感知建設,為電網系統、海洋系統提供高質量、全方位、整體化的智慧預警、監控保護解決方案。中天科技集團總工程師謝書鴻向記者提出五年規劃,到2020年末,至少成功實現3項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案例,2021年末基本形成通信、海洋兩大5G+工業互聯網示范基地,2025年,基本達成“工業4.0”水平,成為我國線纜產業數字化制造領軍企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