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申城購買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擁有固定車位并安裝充電樁,新能源汽車才能上牌。然而,不少市民向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在上海多個小區,即便有固定車位,申請安裝充電樁仍會被物業拒絕,理由是“小區地下車庫的電力設施容量不足”或“電力負荷已滿”。
申城不少小區規劃建設之時,新能源汽車尚未面世,電力設施不可能提前配置。即便是新建小區,地下車庫也不過是按照停車位10%的比例預留電力容量,電力容量不夠的矛盾凸顯。
小區新能源汽車所需的電力設施擴容改造由誰負責?記者進行走訪調查。
電力余量只夠裝20個樁
在4S店預定一輛新能源汽車后,閔行區蓮花南路588弄未名園業主曹先生發現自己陷入了尷尬處境:物業同意在他擁有地下產權車位等證明材料上敲章,卻不允許他將充電樁安裝在自己車位上。按正常流程,曹先生需要在物業同意后,向電力部門申請安裝充電樁,從而取得完整的“充電設施安裝登記證明”,方能繼續上牌等后續操作。物業不同意裝,曹先生的購車流程卡住了。而物業拒絕的原因是“電力容量滿了”。
未名園小區為2003年前后建造,地下擁有300余個車位。“電力容量滿了”究竟是指什么?
去年12月28日,記者來到未名園小區地下車庫。數了一下,車庫里實際裝有20幾個充電樁。不過一些充電樁的狀態很奇怪:189號車位上,“別克”的充電樁掛在墻上,但充電槍上仍裹著氣泡紙;149號、117號等多個車位上的充電樁熄著燈,空氣開關處于關閉狀態。但也不乏正常使用的充電樁,如185號車位上,一輛榮威新能源車正充著電。
“很多是‘假’的,裝上不用的。”一名物業工作人員解釋說,小區設計開發時,并沒有預料到新能源汽車的出現。半年前,物業特意對地下車庫的電力余量進行測算,“最多安裝20個樁,早就裝滿了。”因而物業不再允許業主申請安裝充電樁,或者業主寫下“只裝不用”的承諾書后允許裝了做做樣子辦手續用。
買了產權車位卻要去外面充電,對此曹先生不能接受。既然容量滿了,為何不能擴容?物業工作人員反問:“升容百萬起步,這個錢誰出?”
相比未名園小區余量用足再禁裝,徐匯區虹漕路19弄華悅家園則索性一刀切,小區地下車庫一概不批準充電樁的安裝申請。12月26日,記者在華悅家園看到不時有新能源汽車駛過,但找遍地下車庫,只在83號車位找到一只線纜都未接通的充電樁。
擴容費大頭不用小區出
記者了解到,小區電力擴容是筆巨大開銷,且是一筆既不能動用維修資金、新能源汽車車主又無法承受的開銷。
2015年施行的《上海市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管理暫行規定》明確:電動汽車生產企業或其委托的充電設施建設經營企業應為用戶協調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電力企業等單位組織,落實充電設施的建設、運營、維護等事宜。這條規定點到新能源汽車充電涉及的多個相關方,能否解決電力擴容費的出處?位于浦東新區康橋鎮康涵路上的世茂云圖小區或許可以解答。
世茂云圖2017年竣工交付,建造時預留了充電設施。12月29日,記者在世茂云圖看到,小區有一座900余個車位的地下車庫,開發商在建設時按照10%的比例,將不同區域的98個車位設置為“充電樁預留”車位。這些車位上,或已預裝“特來電”慢充充電樁,或預留了充電樁的線纜,方便有需求的業主購買車位后直接使用或加裝充電樁。相比普通車位,充電樁預留車位賣得貴一些。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小區物業朱經理說,購買了普通車位的車主也會有加裝充電樁的需求。據稱,地下車庫的配電房中,充電樁配套電表已加裝了51個,加上原有的“特來電”預留充電樁,地下車庫的供電容量已滿。
小區電力設施能否擴容?不久前,物業請來浦東供電公司的工作人員,對地下車庫電力設施進行檢查。記者從浦東供電公司得知,由于小區充電設施報裝急劇增加,目前低壓電纜的可供電容量不能滿足需求,要新敷設一根電纜供電,這就是所謂的“擴容”。浦東供電公司表示,作為電力接入服務提供方,供電公司愿意承擔線纜和配套的配電柜、計量箱等設備的費用以及施工費用。至于小區,只要在地下車庫中提供一處房間作為新的配電間,同時提供線纜敷設的通道,即在地下車庫架設必需的線纜橋架。
可見,擴容費的“大頭”并不需要小區承擔。
建議出臺相應指導政策
盡管如此,小區電力擴容問題并未迎刃而解。記者多方了解得知,小區架設線纜橋架,仍需花費數萬元。這數萬元該誰出,世茂云圖小區仍未弄明白。
開發商會愿意出嗎?開發商按照規劃建好房子,已賣得差不多,再讓開發商掏錢估計有難度;物業先墊再由后續申請安裝充電樁的業主平攤?但業主會產生“之前申請的不用付,為何輪到我要付”的想法;那只有動用地下車庫的公共維修資金了。但動用維修資金需要在地下產權車位相關業主中開展征詢,朱經理心中沒底:需要的業主自然投贊成票,那些暫時不打算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業主,會投贊成票嗎?
記者就這個問題咨詢了專家。有專家認為,房屋維修資金在使用時,通常遵循“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線纜橋架作為地下車庫的配套設施,架設后每位產權人都是潛在的受益人,動用相應的公共維修資金有一定合理性。
隨著新能源汽車進一步普及,小區電力設施緊張引發的矛盾將愈發突出。對于這一新問題,上述小區的物業負責人建議盡快出臺相關指導性政策,明確電力設施擴容中各方的責任和操作方法,有針對性地對電力企業、社區管理者予以指導。
在小區電力設施擴容推進困難的現狀下,加強公共充電樁建設不失為一個解決之道。記者在虹漕路19弄華悅家園采訪時看到,華悅家園盡管地下不允許安裝充電樁,小區物業卻在地面公共車位上安裝了15個“益蟲”公共充電樁。這種替代方案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業主的充電問題。而在未名園小區附近,外環路軌交站“P+R”停車場內,一排國家電網的充電樁已安裝完畢,等待審批通過通電。對此,市民希望,公共充電樁布局時,應為電力無法擴容裝樁的小區提供方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