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18日,由河南工程公司完全自主設計、軟件公司開發的企業經營管控信息化平臺已平穩運行3個月,經過3個月的教學和使用,已經形成數據“洼地”,隨著大量經營人員持續不斷地錄入基礎數據,這片洼地無時無刻在流入經營數據,數據匯聚成海指日可待。
為了解決數據統計過程中大量人力資源的浪費、杜絕數據滯后、標準化數據源、盤活歷史經典工程的成本數據等問題,河南公司抓住“十三五”和“十四五”計劃的關鍵轉接點,全面發展企業信息化建設,利用互聯網、大數據、AI智能等先進技術,革新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探索業財統一。據悉,河南公司歷經3個月時間,實地調研兄弟單位和行業現狀并進行框架設計和細節填充。隨后,3個月時間建設,2個月時間測試,到今日將近三個月的使用和不斷優化后,經營管控信息化平臺已經基本穩定,平臺效果已經顯現,目前仍在不斷顯著提升。第二階段的功能開發內容也已初具雛形。
河南公司經營管控信息化平臺核心包含投標報價、合同信息、成本管理和報表管理四個模塊構成,四大部分組成了平臺骨架,其核心是通過財務系統的賬套和輔助核算這根“血管”對四個平臺進行關聯。財務和經營管理共用一個平臺,為日后業財統一和數據融合奠定了堅實基礎。投標報價、合同信息、成本管理三個業務平臺相互關聯,履約數據一應俱全。報表平臺極為扁平。當基層錄入信息后整個平臺和層級實時更新,自動對數據整理和加工,數據統計工作異常高效。
在此平臺試運行1周的數據補錄后,基層員工反饋已經形成投標報價數據庫,直接優化并提升了投標報價工作。通過經營管控平臺中合同信息、成本管理、報表統計的使用經營數據真正做到了無傳輸,無滯后,河南公司自創的成本風險預警邏輯,使預警更智能。通過歷史項目的成本數據錄入,真正實現了利用歷史數據,提高項目經理成本管理水平的能力。
隨著河南工程承接項目的不斷增加,系統中的數據體量也將不斷增加,海量一手數據的匯總,為公司大數據分析和大數據預測奠定了堅實的業務基礎。經營管控信息化平臺的推出真正意義上解決了數據報送難,數據報送慢的問題,能夠真正意義彌補成本管控的短板。
跨入“十四五”開局之年,河南工程公司高度重視現階段平臺數據并軌的相關工作推進,自上而下召開各層級督促會,落實1對1教學,定時公示進度,強推信息化,力爭早日實現數據并軌,打造中原施工企業成本精細化管理標桿企業。“十四五”期間建設數字河南工程是河南公司“十四五”規劃中的重點戰略目標,以成本管控為核心的經營管控信息化系統作為該公司信息化建設的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推動對于建設數字河南工程,打造“數據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