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聯相關部門負責人解讀1~5月電力工業統計數據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1~5月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對發布的電力相關數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統計與數據中心副主任蔣德斌進行了分析解讀:從電力消費情況來看,1~5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3352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5%。從電力生產情況來看,受本土疫情、電力消費、發電燃料供應等因素的影響,今年4~5月,我國發電量連續2個月同比下降。
第一產業用電量延續平穩較快增長
數據顯示,1~5月,第一產業用電量40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8%;第二產業用電量2.25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第三產業用電量558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
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817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4%。廣東、北京、海南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分別下降32.4%、18.5%、17.7%。蔣德斌認為,氣溫偏涼導致空調降溫負荷減少是重要原因。
數據顯示,1~5月,全國除上海、廣西、廣東、遼寧、天津外,其他省份用電量實現正增長。其中,西藏(19.6%)用電量增速超過10%;安徽(8.6%)、江西(8.6%)、湖北(8.2%)、四川(7.6%)、寧夏(6.9%)、青海(6.8%)、山西(5.8%)、黑龍江(5.5%)、湖南(5.4%)用電量增長在5.0%~10.0%之間。
蔣德斌分析,疫情因素是導致上述省份用電量負增長的重要原因,而廣東、海南、廣西、福建則疊加了氣溫偏涼因素以及上年同期高基數的因素。此外,廣西還有因房地產等市場下滑導致建材、鋼鐵等高載能行業用電大幅下降的因素。
數據顯示,1~5月,除火電外,其他類型發電量均實現同比正增長,但在4~5月,我國發電量連續2個月同比下降。5月,發電6410億千瓦時,同比下降3.3%,降幅比上月收窄1.0個百分點,其中,火電同比下降10.9%,降幅比上月收窄0.9個百分點,水電增長26.7%,增速比上月提高9.3個百分點,核電增長1.3%,增速比上月提高0.4個百分點。蔣德斌分析認為,造成今年4~5月我國發電量連續2個月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本土疫情、電力消費、發電燃料供應等因素。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6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 1~5月,電力行業積極發揮電力投資關鍵作用,電源投資規模進一步擴大,全國基建新增發電生產能力5298萬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產1555萬千瓦,其中,水、風、光、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基建新增4349萬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產1913萬千瓦,成為我國電源基建新增的主力。1~5月,全國主要發電企業電源工程完成投資1470億元,同比增長5.7%。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