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烏干達卡魯瑪水電站組合式小型拌合站調試成功,較好地解決了工程尾工期混凝土系統“大馬拉小車”的問題。
自卡魯瑪水電站大壩工程基本完成后,大量混凝土施工已不常見。而卡魯瑪原有混凝土系統是按照大規模混凝土施工建設,為主體工程配置的拌合樓,以及砂石生產系統及毛料堆場、施工生產供電系統、油庫占據較大施工場地。同時,隨著項目施工收尾,原有臨建設施都應及時拆除并完成場地復耕。但工程建設仍有零星混凝土還需澆筑,項目監理、業主因此要求項目部繼續運行這些設施。為加強項目內部管理,解決好混凝土系統“大馬拉小車”的問題,減少疫情防控的范圍和各類成本支出,項目部決定自建組合式小型拌合站,盡早形成原有混凝土系統設施的拆除條件。
為此,項目部提前策劃部署,主動創造條件,在復雜外圍因素影響水電站無法發電的情況下,充分為砂石料場備料,并在1#營地旁邊自建小型柴油機發電廠、改造先前的供電線路、設立設備加油點、自建組合式小型拌合站。該組合式小型拌合站由自提式JS1000型攪拌機和經改裝單種骨料能獨立配料、卸料的配料站組成,生產能力達15~20立方/小時。
尾工臨建混凝土系統的建成,是對卡魯瑪項目現場設備資源的優化組合,充分消化了資源組合中出現的有關技術盲點,改造加創新,形成了較為規范、能夠滿足合同規范標準要求的臨時設施。充分展示了卡魯瑪項目部勇于作為、頑強拼搏的工作作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