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能重工日前發布公告,公司在廣東省珠海市橫琴新區設立一家全資子公司——天能重工(廣東)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 5000 萬元。公司表示,通過設立天能重工(廣東)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有利于進一步拓展公司業務,實現各項業務協同。
天能重工主要業務為風機塔架、風機塔筒等相關產品的制造和銷售,同時還從事光伏、風力等新能源發電項目的開發投資及建設運營等業務,主要客戶包括中廣核、中節能、大唐、國電、華電、中電等國內主要風電運營商。 2020年11月6日,珠海港集團與天能重工第一大股東鄭旭、第二大股東張世啟分別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并通過表決權放棄等一系列安排,獲得天能重工控制權,成為通裕重工之后,收購的又一家風電產業公司。 從公開的政策信息看,廣東地區未來新能源發展潛力巨大。2020年5月6日,廣東省能源局發布《廣東省培育新能源產業集群行動計劃(征求意見稿)》,擬擴大新能源產業規模,規劃十四五增加新能源裝機 29GW(包含風電、光伏、生物質),年均接近 6GW,累計達到 42GW。2022年前廣東省主要開發近海淺水區(35米水深以內)海上風電場址15個,合計裝機容量9.85GW;而2022年以后,廣東將啟動近海深水區(35-50 米水深)的超大型海上風電場址8 個,裝機容量57.GW,分布在粵東、粵西海域。
新能源產業已經成為珠海港集團重點發力方向。目前,珠海港集團已構建起了以風電、火電、管道天然氣、天然氣發電為依托的綜合能源板塊,旗下控股、參股的15個風電場總裝機規模約71.6萬千瓦,已初步形成南北兩大風電發電基地的發展格局。
珠海港集團入主后,將加速天能重工融入珠海港集團新能源產業布局。據了解,珠海港集團有意推動通裕重工、天能重工產能落戶珠海,加快設立供應鏈等子公司,帶動風電零部件及相關產業在珠海乃至粵港澳大灣區集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