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光能是一家光伏能源產品供應商,基本上覆蓋了光伏產業鏈的上中下游。2016-2018年,天合光能全球光伏組件的出貨量均排名前3,可見其行業地位的影響力。
光伏電站由光伏組件、光伏支架、光伏電力電子產品構成,光伏組件由晶硅、晶片、eva、電池玻璃邊框等構成。
從近期的市場表現來看,光伏組件廠商的股價都有不錯的增長,譬如東方日升(300118-CN)、協鑫集成(002506-CN)、隆基股份(601012-CN)、晶澳科技(002459-CN),以及生產光伏組件所需的設備廠商譬如捷佳偉創(300724-CN)、邁為股份(300751-CN)。
被“分化”的是哪一部分呢?顯然就是光伏支架產業鏈和光伏電站工程建設產業鏈上的企業,有清源股份(603628-CN)、愛康科技(002610-CN);特變電工(600089-CN)、中利集團(002309-CN)、航天機電(600151-CN)、億晶光電(600537-CN)。
從這個角度看天合光能,其未來股價的風險在于短中期內行業的營利增速是否會下降,但是估值卻高企的錯位風險。
天合光能由三塊業務組成:光伏組件、光伏電站、光伏發電。
光伏組件是目前天合光能的核心收入來源,是其他業務進展的基礎,但同時也是天合光能所考慮轉型的基點。
由于光伏行業在硅片、電池片、組件及系統產品端新技術的不斷涌現,這對光合天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6-2018年間,天合光能累計研發投入34.05億元。這使得天合雖然先后19次創造和刷新光伏電池轉換效率和組件輸出功率的世界紀錄,但是也無法改變行業的平均轉換效率正在逼近天合光能的事實。
所以各大光伏廠商紛紛進行擴產或者圍繞行業上下游延伸產業鏈,當然這同時也使得行業資源向頭部企業集中。
光伏電站業務即天合光能作為電站項目投資方參與電站開發與建設,在電站并網后將電站出售獲利,光伏電站的工程建設管理業務即是出力不出錢的輕資產運作,承擔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運行調試。
除此之外,這塊業務還涉及ToB端的提升光伏發電效率和應用場景的跟蹤系統和飄浮電站,旨在幫助客戶降低光伏項目度電成本。
ToB端還包括商用光伏系統,用戶可以通過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方式節省電費支出;ToC端則是用戶光伏發電用于自用。
目前值得期待的是這一塊業務的發展,未來天合光能能否將光伏發電的應用場景鋪開到各中小企業或者散客的手里,是光伏行業從大規模集中式發展演進到精細化滲透的關鍵。
對此,投資者可以期待跟蹤該項業務的進一步進展情況。
光伏發電業務則是天合光能的售電、儲電設備以及光伏電力數據化,其中核心收入目前是售電業務。
總體而言,天合光能仍然存在財務上的風險(應收賬款較多、貸款利率6%、商譽減值可能),但是考慮天合光能的行業地位以及板塊業務的發展前景,對此投資者可以期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