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給我安排的光伏公益崗位每月有650元,還是這項收入穩定。”2月5日,臨近春節,湖南省新田縣驥村鎮賀家村脫貧戶陸才喜,盤點一年的收入發現,光伏公益崗位給他帶來十分穩定的收入。
賀家村原有建檔立卡貧困戶86戶253人。在永州市委組織部等后盾單位扶貧下,于2016年實現了整村脫貧。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鞏固脫貧成效,2017年該村聯合烏下、黃公塘、肥溪源等16個貧困村,在一片70余畝的石漠化荒山地,新建裝機容量1600千瓦光伏發電站,并于2018年6月實現了并網發電。
“2020年,我們發電170萬度,按0.85元/度計算,可產生發電收入144.5萬元。”賀家村支書唐述光說,光伏發電是國家扶貧項目,由國家和縣財政共同投資建設,村里不僅不用出一分錢,還為村里帶來土地流轉和發電收入。“僅每年光伏發電,可為16個貧困村每村至少帶來7至8萬元的收入,而且是最直接最穩定的收入。”
“光伏發電一次性投入長期受益,村集體增收了,受惠的還是老百姓。”新田縣審計局駐賀家村扶貧干部溫泉說,每年村里會將光伏發電收益的85%,用于設置電站管護員、保潔員、護林員等公益崗位,幫扶貧困戶。
賀家村脫貧戶彭安信2020年被村里聘為電站管護員,每天他只要一早一晚兩個時間段,對電站進行防火、除冰、防野生動物破壞等巡查,一年進行幾次電板下除雜草,“其余的時間,我還可以發展種植養殖等產業,光伏公益崗位相當于給我增加了一份收入。”彭安信說。
近年來,新田縣積極爭取國家光伏扶貧發電項目,籌措資金7000余萬元,為103個貧困村每村建設一個100千瓦村級光伏扶貧發電站,總裝機容量達10兆瓦。目前已累計發電2300萬余度,每年為村集體增收500余萬元,同時將大部分收益以公益崗位的方式,精準“滴灌”到230余個戶,幫助實現長期穩定增收,光伏發電成為穩定脫貧的有效載體。
原標題:新田:光伏發電成穩定脫貧有效載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