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市場培育及發展,業主對于光伏電站運維的認知早已不再是簡單粗暴的“擦板子”,智能化運維手段已成為光伏電站的必要加持。作為國內最早一批開展光伏運維大數據平臺建設的運維企業,甘肅上航電力運維有限公司將特有的衛星通導遙等高新技術注入運維領域,大幅提高電站運維精度及運維效率。
12月1日,根據上級單位的戰略部署,為更好地服務電站運維業務,通過各種新技術的開展以及航天技術的應用,進一步助力上航電力運維產業能力的升級,經上級單位批準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核準,上航電力正式更名為國華衛星數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華衛星)。
在全面平價上網來臨之際,國華衛星在做好存量電站的技改、運維服務的同時,也在積極追尋增量光伏項目中的新機遇。截至目前,國華衛星累計服務的光伏電站規模超過3GW,是業內為數不多擁有GW級別運維經驗的第三方運維企業。而海量的電站運維案例背后是國華衛星對每一個光伏電站“疑難雜癥”的精準把脈。
你能想象一個集成了最優的光伏設備、電站設計和施工的光伏電站年發電小時數僅有885h么?
2018年,國華衛星承接了西北某光伏電站的運維業務,而這座投資數十億元的電站集成了優秀的電站設計、施工,并且安裝了優質的光伏設備。但從實際電站運行情況來看,這個于2013年底并網發電的項目到2017年的年發電小時數卻不足900小時,遠低于當地上一年度1200小時的平均發電水平,光伏區逆變器停運、支路電流為零等問題極為嚴重。
據了解,當初許多同期參與競標的運維單位在實地勘查項目后望而生畏,國華衛星以完成全省年度平均發電水平的指標承接了該項目的運維,其信心來源于多年的經驗積累以及國華衛星通過ehorus智能報警平臺對電站直流側發電單元的管理成效。
國華衛星相關人員表示,對于這類電站,公司已經形成了標準化流程,勘查人員提交報告并協同商務人員完成合同洽談;現場運維人員進行承接運維前的全站資料和設備排查;問題梳理清楚后和業主達成共識,明確遺留問題哪些業主負責、哪些委托運維公司處理;組織專業隊伍,調用各區域儲備物資開始集中消除缺陷,優先解決安全問題和影響發電量的問題;軟件團隊隨后開始智能報警平臺接入和現場調試;現場團隊同步開展電站標準化建設和臺賬資料整理。
最為關鍵的是國華衛星自主研發eHorus智慧云平臺,構建了航天特色的O2O協同運維體系 ,涵蓋電站運行維護、檢修檢測、智慧能源管理軟件、大數據分析等多項功能。“經過約3個月的大整理,這座光伏電站以嶄新的面貌呈現給業主,其日發電水平基本恢復到設計水平。2018年該電站年發電小時數增長為1220小時,2019年進一步提升至1320小時,2020年已經達到1420小時。”上述參與人員介紹。
在國華衛星看來,光伏電站整體維護過程中最難的問題,是如何改變這種項目在當地政府和電網公司的原有形象。以往由于技術不專業、各項工作拖延滯后、電站問題頻發等原因,嚴重影響了項目公司在當地的信譽,為業主公司帶來了很多不利影響。國華衛星承接運維后,主動梳理以往各類檢查未整改問題、涉網設備未更新問題并協調配合業主積極解決,主動至當地政府部門、電網部門進行工作匯報,將重點工作計劃、整改方案進行匯報,嚴格按照電網要求開展人員培訓取證、安全隱患排查、專項問題整改,通過堅持不斷的努力,在所有遺留問題解決后終于讓項目公司從當地的壞孩子變成了好學生。
自2009年特許權招標開啟至今國內光伏行業已經發展十余年,大部分電站進入了后期運維階段,通過運維使老電站釋放出新活力已被業主普遍認可,200GW的存量光伏市場自然成為運維企業的必爭之地。而硬幣的另一面,越來越多的增量項目在建設之初就被納入了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范疇,光伏電站應用場景復雜多樣,地方電網則提出一次調頻、配套儲能等新要求,新形勢下運維企業既面臨新機遇,同時也要應對新挑戰。
近年來,國有企業收購和建設的光伏項目越來越多、數量和規模也越來越大,以委托運維方式開展資產管理的公司也逐漸增加,雖然市場上依然存在惡性競價的現象,但國有企業對安全的嚴要求和對合同履約的硬指標,將在一定程度上對惡意競價的民營運維企業造成壓力。
國華衛星表示,“低價運維必須基于高效管理,沒有同樣成熟的綜合管理平臺,低價只能丟市場、丟客戶。反之,國華衛星的國企背景和航天基因,以及多年來在業內的良好口碑和高效透明的管理平臺,在日漸成熟的運維市場上將更加具有競爭力和成長空間。”
國華衛星補充,公司會為有電站收購意向的客戶提供技術支持,結合公司全國各區域運維電站的了解,配合客戶開展項目前期盡調、現場勘查、問題分析、收益評估、運維方案制定等工作,讓客戶在電站收購前全面、專業的了解項目現狀,做好資產評估,用專業的技術、真誠的態度、合理的價位打動客戶,獲得新購項目的運維。
除了民營企業的競爭外,近兩年越來越多的EPC開發企業也在進入到運維領域,他們基于項目的開發和建設經驗,往往比較容易拿到訂單。對此,國華衛星通過市場信息的收集和一些老客戶合作信任的增加,積極介入新項目開發建設,EPC組織施工建設。“我們負責生產準備,同時主動配合業主開展一些調試驗收、組件檢測等工作,通過我們遍布全國的運維團隊資源,結合對當地電網規章制度和流程的掌握,多次實現了項目按期并網,圓滿完成了生產準備階段工作,順利轉向正常運維。”
國華衛星作為航天科技集團的下屬企業,天然具備了央企和航天系統的優秀基因,安全是央企的命脈、質量是航天的根基。而安全和質量就是國華衛星運維的基礎,高效和透明是國華運維的核心。在“十四五”期間,國華衛星將憑借其專業軟件團隊和涵蓋新能源運維全專業的技術保障團隊,為新能源電站運行保駕護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