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工程現場第一罐混凝土的澆筑,中廣核老撾北部互聯互通清潔能源基地一期100萬千瓦光伏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是老撾首個大規模光伏項目。中廣核將攜手超過70家中老企業共同參與建設,全力打造瀾湄區域電力合作標桿項目。
跨境送電,推進中老電力互聯互通
中廣核老撾北部互聯互通清潔能源基地一期100萬千瓦光伏項目現場第一罐混凝土澆灌
中廣核老撾北部互聯互通清潔能源基地項目是中老電力互聯互通的重要支撐電源項目,位于老撾北部烏多姆賽省、瑯南塔省、豐沙里三省,規劃打造風、光、生物質等多能互補的清潔能源大基地,通過互聯互通創新模式,助力老撾將自然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加大中老電力互濟規模,實現中老兩國資源共享、市場互補和產業協同。
一期光伏項目裝機容量100萬千瓦,位于老撾北部烏多姆賽省孟賽縣和那磨縣,是老撾首個大規模光伏電源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年均發電量約17億千瓦時,可滿足約1000萬個家庭年用電需求,清潔能源環保效益相當于每年節約標煤消耗約51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硫270噸、氮氧化合物302噸、二氧化碳140萬噸。項目所生產的清潔電力將通過中老500kV聯網項目送電至云南,助力云南省能源轉型和電力保供。
產業共贏,帶動超過70家中老企業參與建設
當前,老撾正處于能源轉型發展的關鍵階段。中廣核老撾北部互聯互通清潔能源基地的建設,將充分發揮中國新能源產業的技術、經驗、制造優勢,助力老撾能源轉型和產業升級。
中廣核烏多姆賽光伏項目是中老合作的成功實踐,項目建設將帶動當地道路建設、教育支持、村鎮建設、供水建設等各個方面,并創造穩定的就業機會,把農村變成小鎮,把傳統的生活方式變成新的貿易和銷售服務方式,為烏多姆賽省的社會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據統計,項目一期工程將帶動我國新能源制造、施工、建設產業鏈40余家企業,以及老撾本地施工單位、機械供應、原材料供應等累計30余家企業共同參與建設,帶動當地投資超過1.5億元人民幣,建設期間將創造上千個就業崗位,幫助老撾建立和完善新能源產業鏈,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CGN路”通車,“螢火計劃”推動民心相通
在投資拉動老撾經濟建設的同時,中廣核切實與當地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在老撾實施“螢火計劃”履責行動,在項目全壽期持續開展職業教育、助學建校、社區建設、醫療援助、農業幫扶等惠民生行動,解決當地人民急難愁盼問題,提升當地人民生活水平。
項目開工當天,中廣核修建的老撾烏多姆賽省孟賽縣“CGN路”正式通車。“CGN路”的建設是“螢火計劃”的重點項目,原本塵土飛揚的土路,被寬敞平整的水泥路替代,不僅完善了項目所在地孟賽縣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大大便利了項目周邊老撾居民的出行。
此外,在職業教育方面,中廣核采取“語言+專業+技能”培養模式,與國內高校合作開辦中國-東南亞清潔能源白鷺班,并與老撾高校開展生產運維人員聯合培養,分批次為老撾培養與國際接軌的新能源技術人才,助力老撾提升人才技能水平和就業水平,現已累計培養50名老撾籍工程師投身清潔能源事業。
在生態保護方面,中廣核將嚴格落實環保措施,采取施工避讓、環境修復治理等手段,實現森林保護區和村民住宅區“零占用”,打造生態友好的“花園式電廠”,實現清潔能源開發與環境保護有機融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