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唐文登澤庫侯家400MW光伏發電項目首批發電單元并網發電,源源不斷的清潔“綠電”從海上產生,為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
項目現場,已經建成的13個發電單元一字排開,向遠海延伸,所有光伏板都面朝南方,傾斜28度,以便最大化獲取光源。侯家大唐光伏電站負責人鐘鳴表示,項目采用了高效率的單晶雙玻光伏組件,轉換率領先行業平均水平,發出的綠色電力,通過220千伏線路輸送到昆崳站,全站配備了智能監控系統,實現對設備的全天候監控,借助先進的技術支持,實現高效穩定發電。
據了解,該項目設計用地面積約9855畝,場址設計海拔高程為-0.93m~4.81m,預計年平均發電量為67705.7萬千瓦。與火電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20.92萬噸,相應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27.66噸,氮氧化合物排放量133.12噸,二氧化碳排放量57.21萬噸。
大唐山東發電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煙臺運營中心副主任劉振東介紹,從能源結構看,它為本地電網注入大量清潔能源,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經濟上,電站建設帶動上下游產業,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創造就業崗位,投產后持續為當地帶來稅收以及綠色能源的收入,以及綠證的收入。環境層面,每年可減少大量二氧化碳排放,還能減少粉塵等污染物,改善區域生態環境。之后,他們將持續加強與政府協作,密切關注政策走向,結合當地有利資源,拓展漁光互補、海上光伏、海上風電、陸上風電、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項目,將新能源產業鏈不斷延長延伸。
項目投產后,將通過光伏發電與漁業養殖結合的方式,實現“上可發電,下可養殖”的海域立體綜合開發,為海洋能源利用和海洋資源開發打開更大的想象空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