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i id="5lvsm"></i>

    <mark id="5lvsm"><div id="5lvsm"><acronym id="5lvsm"></acronym></div></mark>
  •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mark id="5lvsm"></mark>
    當前位置: 首頁 > 碳中和 > 人物

    謝長軍:建議海上風電“三步走”,2025年底實現平價

    能源雜志發布時間:2020-11-16 12:12:38  作者:謝長軍

      “中國新能源電力圓桌”召集人、原國電集團副總經理本文為謝長軍在2020年11月5日“中國新能源電力圓桌”四季度閉門會議——海上風電專題會議上的總結發言

    中國風電面臨極大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1. “碳中和”目標吹響沖鋒號

      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指出:中國將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于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沖鋒號和動員令,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春天將再次到來。

      目前,中央和地方企業開發可再生能源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大量投資將進入可再生能源領域。

      我國風電、光伏產業的技術水平、產業鏈供應能力均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高質量、大規模開發風電和光伏發電具備條件。

      2.平價上網、地方保護、環保壓力三重挑戰

      風電平價時代的到來,將對風電產業投資效益帶來很大影響,需要全社會和全行業共同應對,以努力降低風電投資成本和提高機組發電能力為主要目標。

      中長期看,地方政府"以資源、市場換投資"的行為仍將延續,對風電行業健康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并潛藏產能過剩的風險。

      國內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越來越高,對風電開發會帶來很大的壓力。當然,實現風電與生態融合發展也是風電行業的社會責任所在。

    "十四五"風電發展的展望

      在2020年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風能北京宣言》提出在“十四五”規劃中,須為風電設定與碳中和國家戰略相適應的發展空間:保證年均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

      我認為,"十四五"期間每年新增風電裝機5000萬千瓦的目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主要取決于以下因素:風資源的合理布局、電網送出、就地消納空間的擴充、生態環境與風電開發和諧相處。

      遠景能源提出的“兩個一毛錢"(到2023年,“三北”高風速地區風電度電成本降至0.1元/度,發電側儲能度電成本實現0.1元/度)的近景設想也是可以實現的。但仍然需要外部開發環境的改善和時間的推移,2023年實現最好,2025年實現也是一個十分滿意的結果。要明確指出,這是成本目標,不是電價水平,企業是需要實現利潤的。

      中央和地方國有企業是"十四五"風電開發的主要力量,投資的積極性和投資強度會達到頂峰,但資源市場競爭會異常激烈,地方政府從中會感受到壓力,同時也會得到收益。

      陸地風電的開發應實行"大基地建設和分散式開發并重的發展模式。開發策略也應該是"三北”和中東南部地區并行推進,以"三北"地區為后發優勢。

      "十四五"期間,風電的并網將變得更加困難,但有國家和地方電網公司認識高度和技術經濟上的努力,并網問題會逐步得到解決。但是限電風險依然存在,開發商不可以掉以輕心。

      “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的消納應以本地消納為主。主要是加快改善“三北“地區的經濟結構,在"三北"地區大幅度增加電量就地消納。中東南部地區分散式風電的消納沒有太大障礙,但必要的儲能調峰,特別是抽水蓄能電站的建設還是十分需要的。

      “十四五"期間,風機制造產業還會有新的兼并重組,風機制造商的數量會進一步減少。我認為,新投資者上新項目是不明智的。機組大型化是發展趨勢,但不是越大越好,要根據資源、送出、電價、造價等因素來綜合平衡考慮。

      海上風電是行業發展的痛點,特別是電價問題使項目存在很大不確定性。近期,海上風電實現平價上網是不現實的,需要五年以內的過渡期。

      風電運維市場需求在“十四五"期間會逐年增加,風電人才隊伍會出現短缺現象。中央企業的責任和壓力增大,制造商和第三方運維團隊的參與是大勢所趨,中央企業盲目增加運維人員是不合適宜的。

      國家風電政策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和不合理性。鼓勵和支持政策強度將逐步減弱,風電產業的高利潤時代(IRR15%)已經結束,未來行業將在低利潤周期內(IRR6~8%)前行五至十年。隨著行業的技術進步、機組性能的提升、制造成本下降、政策的改善,全行業的利潤水平會有所回升(IRR10~12%)。

    海上風電是“十四五"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開發重點

      1. 海上風電的主要成績

      2020年底國內海上風電累計并網裝機預計800~900萬千瓦,"十四五"期間每年新增海上風電裝機500萬千瓦左右。

      海上風電施工技術逐步成熟,成本也有望大幅度下降,施工能力進一步提升。從目前情況看,如果產業鏈組織得好,海上風電每年500萬千瓦的施工安裝能力是可以滿足的。但施工安全問題不容忽視,近幾年出現了多起重大安全事故,需要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關注。

      海上風機機組技術進步加快,大型化取得重要進展。目前,5~6MW機組已基本成熟,7MW及以上樣機在逐步試驗測試中。

      2. 海上風電存在三方面問題

      (1) 電價政策的不確定將嚴重制約海上風電未來幾年的發展。

      (2) 海上風電機組的質量和性能還存在一定差距,國內各廠商水平參雜不齊。

      (3) 資源分配上存在嚴重的地方保護主義。以“資源換投資"的傾向,對海上風電高質量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全國存在海上風電機組和施工設備產能布局過剩的風險。

      3. 相關工作建議

      (1) 盡快提出明確落實海上風電電價政策。

      在此,我鄭重提出海上風電"三步走"政策設想。第一步,近期把海上風電上網電價下調至0.65元/千瓦時左右(已核準項目、2021年底投產項目除外);第二步,由國家補貼變成地方補貼,由國家出臺政策,允許涉海省、市在電費附加中設立海上風電補貼基金,用于本省海上風電補貼;第三步,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實行海上風電補貼退坡機制,每年下調海上風電上網電價4~5分/千瓦時,到2025年底,實現海上風電平價上網。

      (2) 制訂合理的資源使用政策,提高審批效率。堅決杜絕地方保護主義和產業基地重復建設。

      (3) 制訂合理的設備、施工招投標制度。建立適合于海上風電高質量、高技術水平的建設運營模式。

      (4) 國家確定“十四五"海上風電開發規劃。按每年新增500萬千瓦并網裝機為宜。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性色av 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一级爱做c片免费一分钟_国产在视频精品线观看_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i id="5lvsm"></i>

    <mark id="5lvsm"><div id="5lvsm"><acronym id="5lvsm"></acronym></div></mark>
  • <wbr id="5lvsm"><table id="5lvsm"><p id="5lvsm"></p></table></wbr>
    <mark id="5lvsm"></mark>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专区 |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动漫第二区 |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日本高清在线卡一卡二中文字幕 | 午夜性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日本人成视频免费观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