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位于江蘇省金湖縣銀涂鎮工業園區的華億軸承科技(江蘇)有限公司,廠房屋頂上整齊排列的光伏板在太陽照射下熠熠生輝,源源不斷地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一共安裝了1600千瓦的光伏板,每月發電在20萬千瓦時左右,不僅可以自發自用,余電還可以上網,大大降低了企業用電成本。”公司負責人戴星月說。
華億軸承科技(江蘇)有限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一直專注于金屬基鑲嵌式固體自潤滑軸承的研發與生產,產品廣泛應用于冶金、礦山、交通、紡織、建筑等多個領域。
為助力企業綠色用能,國網金湖縣供電公司協助其先后安裝了500千瓦/1000千瓦時和1000千瓦/2000千瓦時的儲能系統,利用谷時低電價進行充電,到尖峰時段放電,實現峰谷套利。“每天可節約電費1000多元,年節約電費近40萬元,投資的錢3至5年可收回成本。”戴星月說。
不僅經濟效益可觀,微電網帶來的環境效益也讓人眼前一亮。2024年,位于金湖縣經濟開發區的江蘇海科纖維有限公司在金湖縣供電部門幫助下,在廠房屋頂上安裝了2500千瓦光伏板,還配套建設了容量為1650千瓦/3300千瓦時的儲能系統。
據統計,2024年,江蘇海科纖維有限公司光伏發電量近260萬千瓦時,相當于節約了866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2268噸、二氧化硫7.4噸、氮氧化物6.4噸。2025年,該企業計劃新建3200千瓦光伏板,屆時微電網的環境效益將更加凸顯。
另外,金湖縣不少工業企業還接入了“能源e+工業微電網能源數智系統”。據介紹,這一系統由國網江蘇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研發,可統籌工業客戶光伏、儲能、充電樁等設備運行方式,結合生產生活用能特征和電價信號,開展微電網優化分析、能源系統監控等工作,幫助客戶降低用電成本,減少碳排放。
據國網金湖縣供電公司介紹,2024年,金湖縣供電部門通過積極推廣工業微電網建設,累計幫助企業降低生產成本1400余萬元,減排二氧化碳萬余噸,節約標準煤4000噸。
金湖縣是新能源發電大縣。據介紹,截至2024年底,金湖縣風、光新能源發電量達22.77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93.82%。“預計2025年底,全縣新能源發電量將達到全社會用電量的99%,初步實現縣域電網近零碳。”國網金湖縣供電公司新型電力系統項目建設相關負責人吉蘭芳說。(新華社記者沈汝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