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在安徽省肥東縣白龍鎮三河社區的小龍蝦養殖基地,肥東縣供電公司員工張家義和謝道聰正幫村民費瑞超檢查蝦田抽水用電設備。“水泵啟動前,一定要檢查供電線路。線路絕緣層如果有破損的地方要用絕緣膠帶包好,避免出現漏電情況。”張家義叮囑正在給蝦田補水的費瑞超。
三河社區處于河流交匯處,農田連片,適合發展綜合種養產業。過去,由于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等因素,社區的產業一直沒有發展起來。
2017年,長期在外從事小龍蝦養殖的費瑞超回到社區,流轉了300多畝土地發展“蝦稻共養”項目。他引進了優質小龍蝦種苗,改善了農田土壤。
“小龍蝦生長對水質要求高,必須嚴格控制水稻種植過程中的化肥使用比例。我們通過秸稈還田、增加有機肥等方式保證水稻產量,改善蝦苗生長環境。”費瑞超介紹。依靠“蝦稻共養”生態養殖模式,當年,他家畝產小龍蝦100公斤、水稻600公斤,畝均綜合收入接近4500元。
近年來,三河社區大力發展小龍蝦養殖業,推行“小龍蝦養殖+水稻種植”發展模式,推廣“蝦稻共養”面積達3000畝。“蝦稻產業發展得好,離不開供電公司的全方位服務。”費瑞超說,“小龍蝦養殖需要定期補水。補水不及時,水質會惡化,導致小龍蝦死亡。這些年,在抽水用電方面,我們一直很放心。”
2022年12月,費瑞超自家蝦田里立的低壓電桿意外傾倒,需要重新架設低壓線路。他給張家義打電話求助。很快,張家義和同事趕到現場勘查。隨后,肥東縣供電公司安排員工架設200米低壓線路,迅速給蝦田恢復供電。
在小龍蝦養殖基地建設初期,肥東縣供電公司就圍繞產業布局配套實施電網改造升級,根據養殖基地用電需求統籌制訂配網改造方案,擴大低壓線路供電范圍,方便養殖戶就近取電。2019年以來,該公司新增變壓器容量4400千伏安,新建高壓、低壓線路7千米,實現小龍蝦養殖基地動力電全覆蓋,滿足蝦稻產業用電需求。
肥東縣供電公司還實施網格化供電服務,安排客戶經理每月上門了解小龍蝦養殖戶的用電情況,幫助排查用電設備運行安全隱患。該公司開通辦電綠色通道,提供用電報裝、方案制訂、裝表接電等“一站式”服務。
“社區蝦稻產業不斷擴大,參與小龍蝦養殖的村民越來越多,人均收入顯著提高。”三河社區黨委書記孫輝說。如今,三河社區養殖小龍蝦的村民達200人,產業年綜合產值達1350萬元。(陳海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