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網訊 “自從借助智慧稅管家平臺,財務管控系統新增發票管理相關功能,業稅數據融合,光伏企業的結算效率比以前高多了。”10月19日,國網慈溪市供電公司財務資產部工作人員進行當月購電業務結算入賬,整個過程較之前時間大幅縮短。
據悉,光伏、非統調電廠購電業務在以往的結算過程中,營銷端的結算數據與發票數據存在斷層現象,需要人工線下核對,極其耗費時間和人力。為響應國家電網公司提質增效專項行動的號召,推進“四個一”的價值精益管理試點,今年10月,國網慈溪市供電公司聯合國網寧波供電公司針對購電側業務,在財務管控系統新增發票管理相關功能,實現購電發票數據的自動獲取、結算信息自動核對、發票數據自動匹配、結算信息自動入賬等目標,打通業稅鏈路,實現數據共建共享,助力公司提質增效。
從9月25日開始,該公司試點優化購電側業務,第一次通過兩大平臺打通業稅鏈路,將發票池與管控系統實現互聯,打通各系統間的壁壘,做到業稅信息共建共享,從而豐富供應商信息,分離購電成本價稅數據等相關數據信息,為實現多維數據挖掘分析,購電報表數據自動生成提供堅實基礎。該項業務啟用之后,開具好的光伏發票,會自動與營銷端的結算數據智能匹配,識別數據差異,營銷人員可以自行修改結算數據或者聯系對方重新開票,財務人員只需根據營銷提供的結算數據入賬,讓原本的4道發票審核程序縮減至1道程序。核對流程由財務前移至營銷,核對方式由人工改為系統自動核對,從源頭上保證了發票與數據的一致性,從而加速發票流轉速度,防范人工核對帶來的稅務風險,提高賬務核算準確性,同時也將結算業務周期縮短至1周,提高了結算效率。
同時,光伏、非統調電廠購電業務與智慧稅管家平臺融合后,供電公司在民營企業開票的第二天就能進行核對,便于及時發現錯誤信息并提醒重開,降低了發票在途時間,縮短了購電結算業務的周期,對加快民營企業資金回流速度、助力民營企業健康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下階段,該公司將繼續探索購電數據挖掘,非統調電廠購電成本分析可視化展示,將創新發展思維和精益管理理念貫穿于工作中,提升企業精益化管理水平,促進公司和電網高質量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