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網訊 12月31日,國網高密市供電公司結合日線損管控工作實際,構建線損日報自動生成場景,完成了經濟運行報表等6張報表的自動生成,并在第一時間通過0A下發至各單位。
到12月底,該公司運用“大云物移智”信息新技術“數字員工”能夠實時、動態掌握影響線損的指標、數據,專門開發采集異常數據自動補招及線損日報應用場景,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其中線損經濟運行日報6個報表,由原來手動統計20分鐘縮短至1分鐘,效率提升10倍。“我們始終堅持在生產中孵化成果,將成果反哺到生產中,提供強勁的技術支撐。”該公司發展建設部主任杜樂春說。
近年來。隨著“大云物移智”等信息新技術的發展,促進了電網業務流程走向變革。在引入RPA+AI技術,試點開發軟件機器人生產平臺取得成功后,國網高密市供電公司開始立足基層供電所豐富的業務場景,從業務應用、個人辦公等多個層面,開展機器人業務場景開發和功能建設。
“數字員工”是基于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和AI(人工智能)技術開發的,在操作系統前端針對信息系統、應用軟件構建智能化輔助工具,模仿和替代真人進行自動業務處理的“軟件機器人”輸出平臺。“‘數字員工’能夠通過錄屏等方式對人工業務流程進行學習,進而設計出符合業務需求的‘機器人’,完美代替基層員工處理重復繁瑣工作,在這一過程中,平臺和業務‘機器人’不會對原有系統進行任何改變。”負責“數字員工”研發工作的國網高密市供電公司發展部副主任王青介紹,部署機器人的成本遠遠小于雇員成本或系統改造成本,而且機器人辦公速度遠超人工速度,不需要休息,還能避免人工失誤,這就有效帶動了企業傳統業務管理向數據驅動轉型。
今年以來,該公司牢固樹立“抓線損就是抓效益”的思想,把同期線損管理作為提質增效專項行動的重點,緊盯“全國百強、走在前列”目標定位,靶向治理、精準管控,確保管理質量,實現經營質效雙提升。1-11月份,該公司綜合線損率同比下降0.42個百分點,作為濰坊唯一縣公司,10次進入同期線損管理全國百強、7月份排名全國第一,被省公司確定為線損管理示范區,7個供電所入選百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