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走進位于三河市泃陽鎮小定福莊村西南側的垃圾焚燒發電廠,遠遠就能看到垃圾車進出有序。這是今年6月投入運行的三河市生活垃圾焚燒PPP項目,由上海康恒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三河康恒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和運營。該項目總投資約14.1億元,日處理生活垃圾2000噸,年處理生活垃圾可達73萬噸,有效緩解了三河市生活垃圾處理的壓力,開啟垃圾處理“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環保新模式。中央控制室內,爐主汽壓力、蒸發量、負荷等實時信息都在大屏幕上一一顯示,“生活垃圾從進廠到焚燒發電,全過程由電腦自動控制,實現生產、管理的高度自動化。”三河康恒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綜合部相關負責人劉瑩介紹。
來到垃圾吊車控制室,工作人員正操作抓斗吊車翻動生活垃圾,使垃圾充分干燥、發酵,方便焚燒。“我們采用的康恒機械爐排爐特有三段順推列動式、落差墻及模塊化設計,具有運行穩定、污染物產生量少、爐渣熱灼減率低的特點;自主研發的 ACC自動燃燒控制系統,可以保證燃燒的穩定性和較低的煙氣污染物原始生成濃度。”劉瑩表示,三河市生活垃圾焚燒 PPP 項目配置兩臺1000噸/日的康恒機械爐排爐,單爐處理規模全國第一。“垃圾焚燒后發電,爐渣能制成磚、建筑原材料,飛灰螯合固化后進行填埋,將資源最大化利用。”劉瑩說,廠內嚴守排放標準,煙氣處理采用 SNCR(爐內噴氨水)+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噴射+袋式除塵器工藝,并預留 SCR系統,使得項目的煙氣排放設計標準優于國家標準(GB18485-2014)和歐盟標準(2010/75/EU),“全廠工業廢水及滲濾液經廠內處理系統處理后全部回用,實現零排放。”
劉瑩介紹,該項目作為三河市環保教育基地,設有環保教育展廳,每周設置公眾開放日免費向公眾開放;煙氣排放等運營數據實時公開,接受公眾監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