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下午,在廣州市政府外辦、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和廣州環保投資集團的共同組織下,24家外國駐穗領館的27名官員走進位于黃埔區的福山循環經濟產業園,近距離考察廣州市生活垃圾處理情況和垃圾焚燒發電工藝。
來到福山循環經濟產業園,印度尼西亞駐穗總領事館領事艾迪(AdhiKawidastra)的第一印象是驚訝于它的干凈程度。“這些廢棄物處理設施,看起來和藥廠一樣干凈。將廢棄物爐渣制作成可回收的環保磚塊,也是一個非常聰明的解決方案。”
“看到爐渣制成的環保磚,讓我感到十分新奇!以前從來沒想過垃圾也可以變成可循環利用的磚。”英國駐穗總領事館領事柯望舒(WilliamKennedy)說。
當前,廣州全市在運營生活垃圾終處理設施共16座,設計處理能力達2.8萬噸/天,其中填埋設施5座,焚燒設施7座,生化處理設施4座。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總工程師尹自永介紹,預計在今年底前,廣州將實現全市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為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目標,2019年起,廣州新一輪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全面鋪開,設計處理能力為2萬噸/日。其中5座資源熱力電廠二期已于今年6月底實現各1臺鍋爐點火烘爐,南沙餐廚廠、花都生物質廠和從化餐廚廠進入帶料調試。
廣州市委外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廣州持續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合作,努力探索具有中國特色、廣州特點的超大城市可持續發展之路,形成了生活垃圾終端處理的“廣州模式”,為解決“垃圾圍城”困境提供了新思路。
在參觀結束后,多位外國領事官員表示,希望今后與福山循環經濟產業園進一步加強聯系交流,同時呼吁國際間合作共享環保科技成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