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靜脈產業園是全國首個“一園一企”項目,采用“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經濟模式,將垃圾實現閉環循環利用。下面請跟隨記者一起走進產業園,感受生活垃圾“變廢為寶”的神奇。
梧州靜脈產業園以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為中心,配套建設餐廚垃圾處理廠、污泥處理廠和醫療廢物處置廠等。走進這里,道路寬敞,環境優美,聞不到什么異味,沒有噪音。據企業負責人介紹,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去年八月份投產運營后,日垃圾處理量和日發電量日趨穩定,每天來自梧州市區以及蒼梧縣、藤縣近千噸生活垃圾在這里實現變廢為寶。
梧州康恒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 趙玉明:“垃圾經過垃圾池5到7天的發酵,然后投到垃圾爐里面燃燒。既提高垃圾的熱值,同時又能把水滲出來,便于燃燒。”
垃圾焚燒產生的熱能通過蒸汽轉化成機械能,使汽輪發電機的葉片轉動切割磁場進而產生電能,按照目前日垃圾千噸處理量,每年可發電1.6億多度。而在中央控制室里,工作人員從大屏幕上就能夠全方面實時追蹤和監控,讓各個環節盡在掌握中。
趙玉明:“整個煙氣排放的指標完全低于歐盟標準,一天的發電量大概在50萬度。”
除垃圾焚燒產生的余熱可發電外,垃圾滲濾液經過處理達到工業用水回用標準,可作為廠區綠化用水和工業用水;而焚燒垃圾后產生的爐渣,經過除鐵、分選、破碎,還可用作建筑原材料,真正實現園區污水零排放以及城市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處理。梧州靜脈產業園作為我市唯一的分類處理設施,年焚燒處理生活垃圾約40萬噸、餐廚垃圾3.5萬噸、城鎮污泥3.5萬噸、醫療廢棄物2000噸。
趙玉明:“現在所有園區的建設項目,包括垃圾焚燒、餐廚、污泥處理都是一期的建設,后續根據城市的發展以及垃圾量,我們會啟動垃圾焚燒的二期項目,二期項目也是一千噸。另外二期項目的餐廚處理、污泥處理也會增加一百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