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官方網站近日公示了《深圳市環境衛生設施近期建設規劃(2021~2023)》(草案)。
該規劃草案顯示,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根據深圳市近期垃圾產生量增長趨勢,對全市環衛設施的近期建設內容進行合理的規劃,將構建一套與時代背景和發展定位相匹配的垃圾處理系統,保障生活垃圾全量無害化處理,實現全市原生垃圾“趨零填埋”。
規劃中預測,2023年全市焚燒處理能力需達到2.38萬噸/日,因此近期需建設約5850噸/日的設施,以滿足全市生活垃圾“全量焚燒”,原生垃圾“趨零填埋”的目標。
規劃提到,根據“統籌調配,區為主體”的原則,由于龍華區、光明區目前無生活垃圾處理設施,且兩區正處于高速發展期,垃圾產生量仍將快速增長,因此確定近期在龍華區及光明區建設垃圾焚燒發電處理設施,同時配建灰渣處置設施。根據規劃,龍華能源生態園近期建設規模3600噸/日,光明能源生態園近期建設規模2250噸/日。
深晚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市5座能源生態園設計處理能力約為1.8萬噸/日,已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深圳標準和深圳模式。深圳在煙氣排放標準上,執行了比歐盟標準還要嚴格的“世界最嚴”標準,垃圾焚燒發電廠已變身市民可親近的能源生態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