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在內江海諾爾垃圾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操控室內,兩名垃圾吊操作員正在將新入倉垃圾進行分區堆碼,并抓至指定發酵區域進行發酵脫水,“垃圾在經過發酵脫水后,將通過燃燒用于發電。”該項目總經理何澤榮介紹說。
垃圾焚燒發電不僅從根本上解決了內江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出路問題,而且還變廢為寶,在保護環境的同時,實現區域內垃圾無害化處理的全域覆蓋和原生垃圾零填埋的重大環保目標,讓內江的天更藍、水更綠,城市更加美好。
“綠色大胃王”
生活垃圾“吃”進去 電力能源“吐”出來
“這里沒有一點兒氣味,環境居然這么好……”走進位于內江市東興區永興鎮聞家沖村的內江海諾爾垃圾發電廠,來參觀的人員連連稱贊。身處其中,這座垃圾發電廠給人的直觀感受更像一家花園式的規范企業,綠樹成蔭、草坪環繞,沒有煙塵,沒有臭味,沒有噪音——這是內江海諾爾垃圾發電廠給我們的第一印象。
廠區內最大的建筑是焚燒廠的核心,里面是垃圾倉、焚燒爐、汽輪發電機、煙氣處理系統和灰渣處理系統。垃圾轉運車輛經過地磅系統過磅稱重后,通過卸料平臺倒入垃圾倉,發酵脫水五到七天,再進入爐膛焚燒,焚燒產生的熱量通過受熱面內流動的汽水吸熱轉換,在吸收爐內垃圾焚燒產生的熱量后產生4.0Mpa、400℃的飽和蒸汽,然后進入發電機發電。
“每噸垃圾焚燒可產生400度電,全年通過垃圾焚燒可產生上網電量1.29億度,大約可供5.3萬戶居民用電一年。”何澤榮介紹,內江市海諾爾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占地面積100畝,設計規模為日處理垃圾1050噸,于2020年初正式投運,投運后年處理城鄉生活垃圾39萬噸以上。
精細化管理
獲評“2020年內江市現場管理先進企業”稱號
2020年12月23日,內江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內江市財政局公布“2020年現場管理先進企業”評選結果,內江海諾爾垃圾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四川祥和貿制衣有限公司、內江神舟機電設備有限公司等10戶企業獲得“2020年內江市現場管理先進企業”稱號。
作為東興區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企業,內江海諾爾垃圾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有著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先進的管理方法。“樹標建制,對標管理,用標準說話,用制度管人,從嚴要求,從嚴管理,有功必獎、有過必罰。”何澤榮介紹,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制度,細化了安全文明生產的各項標準,規范了廠區的所有標識、標線,推行了設備巡檢、設備維保的隨手清潔、工完場清工作,設置了生產廠區和辦公區的看板管理,規范了庫房的堆放、堆碼。“我們對工器具進行定制管理,堅持每天整潔生產現場,堅持每周安全生產檢查,下發整改清單,整改落實。”
“我們的煙氣排放指標全部達標,所有排放指標均與環保部聯網,實現時時在線監測,確保達標處置無污染。”在內江海諾爾垃圾發電廠中控室,何澤榮指著大屏幕上顯示的“綠色”數據介紹說。
“下一步,在生產現場管理上,我們還將深化和細化各項管理措施,落實清潔生產促進法,加強節能降耗,實現垃圾處置達標排放,安全、環保、文明生產。”何澤榮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