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9月5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公布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名單。國家電網公司系統有天津濱海供電公司員工張黎明獲評敬業奉獻類全國道德模范,河北邢臺供電公司員工趙慶祥等6名員工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
“今天咱們攻關的項目有三個,剝線絕緣皮纏繞、左右手互換、本體增添水平儀,剛才我提的方案,大家還有哪些問題?”10月7日,天津濱海供電公司運檢部配電搶修班班長張黎明帶領研發團隊來到南瑞集團天津基地機器人調試車間,與技術人員一起攻關第三代人工智能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試運行中發現的技術難題。
張黎明常說,讓老百姓想用電時就有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他最大的心愿,也是他作為供電員工、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他奮戰在供電搶修一線30余載,在平凡的工作中鑄就不平凡,在奮斗逐夢的道路上奮勇向前。
矢志創新的藍領工匠
10月1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不久前剛獲得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稱號的“改革先鋒”“時代楷模”張黎明,登上“不忘初心”方陣彩車,在焦裕祿、孔繁森、楊善洲等黨的各個時期優秀共產黨員的“英雄山”造型下,與全國優秀黨員代表一起,展示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風采。
從小改小革到重大創新,張黎明把工作場所作為創新陣地,在工作、服務中遇到的疑難雜癥,他都用心琢磨,將點滴創意“火花”變成創新“火炬”。就在以他名字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一個個小點子在這里“小題大做”,一項項創新成果從這里走到作業現場、走向產業化發展的大舞臺。“急修專用工具箱”“孿生卡”“絕緣操作桿”“可摘取式低壓刀閘”……他依托創新工作室開展技術革新400余項,獲國家發明專利158項。
8月23日,第三代人工智能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上崗試運行;9月18日,全國首例單臂人機協同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帶電搭火成功;9月27日,全國首個智慧公交充電機器人投入試運行……以張黎明為代表的創新型一線產業工人,在自己的崗位上貢獻著工人智慧、工人力量,推動電力科技飛速發展,使電網運維由人拉肩扛邁入人工智能時代。
張黎明把獲得的天津市“海河工匠”20萬元獎金捐獻出來成立張黎明創新基金,用于鼓勵創新項目研發和創新人才獎勵,傾心把經驗技術傳授給矢志創新的青年員工。
“隨著國家電網公司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深入推進,以及天津打造世界首個能源變革先鋒城市、‘9100行動計劃’的全面開展,我將發揮好模范帶頭作用,鼓勵支持、引領帶動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創新實踐,為建設‘三型兩網’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作出新貢獻。”張黎明說。
專業專注的電網衛士
巡視、搶修、操作……看似簡單的工作,張黎明堅持了30余年,累計完成故障搶修、倒閘操作2萬余次,從未發生安全事故,梳理分析上萬個故障,練就了快速處理故障的絕活。
工裝隨時在身,手機從不關閉,風霜雨雪、重大節日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這就是張黎明一直以來的工作狀態。“搶修是雪中送炭的事,干著光榮。”張黎明說。在這些年的搶修作業中,既有保障海河隧道建設重點工程緊急搶險的沖鋒在前,又有數九寒冬破冰蹬桿為客戶送溫暖的雪中送炭,他始終用情溫暖一方百姓、用心點亮萬家燈火。
工作之余,張黎明養成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愛好——隨身攜帶筆記本巡線。他總是時不時地掏出小本,記錄線路沿途地理位置及周邊環境。慢慢地,他對線路參數指標、安全狀況、沿線環境及客戶特點等情況了然于胸。他通過對線路保護動作情況、設備健康狀況、故障周圍環境“望聞問切”,能夠迅速準確判斷故障性質和位置,為盡快送電贏得寶貴時間,因此被同事們稱為故障搶修“活地圖”。
張黎明梳理分析上萬個故障,形成50多個案例,總結形成“黎明急修工作案例庫”和“搶修百寶書”,用錄音、視頻等方式向身邊員工傳授。他把常用的11個搶修小經驗、8大搶修技巧、9個經典案例印成口袋書,幫助青年員工高效開展搶修作業。
為民服務的光明使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中央文明委評選表彰新一屆全國道德模范,這對倡導好風尚、弘揚正能量、促進全社會向上向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為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張黎明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唯有帶領黎明共產黨員服務隊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架起黨聯系群眾的連心橋,才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
黨員服務隊成立10多年來,深入開展進社區、進企業、進村莊、進校園、進醫院等志愿服務,與11個社區簽訂共建協議,與150余戶老弱孤殘住戶建立幫扶關系,累計開展志愿服務近萬次。
10月7日,張黎明來到塘沽街社區,代表濱海供電公司配電運檢黨支部與濱海新區塘沽街道新城家園社區居民委員會簽訂共建協議。這是該公司與社區居委會黨組織簽訂的首份共建協議,雙方結合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開展為民志愿服務活動。
為解決小區黑樓道問題,張黎明經過多次試驗,找到了一種低能耗、長壽命的聲光控節能燈泡,每年用電成本僅1.5元。他拿出獲得的1萬元天津市道德模范獎金,設立“黎明·善小”微基金,組織服務隊義務改造線路。服務隊與居委會一起在社區招募志愿者,形成“服務隊—居委會—社區居民”三方聯動機制。他還倡議發起“節能互助·照亮鄰里”惠民行動,營造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圍。2016年至今,服務隊共點亮50多棟老樓160多個黑樓道,2000余戶居民受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