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12年黨齡的共產黨員,水電八局工程設備公司新疆XE項目部副經理簡曉輝,時刻踐行著一名黨員、一位匠人的初心。用他自己的話說:“擇一事,終一生,選擇了就要堅決把事情做好!”
2020年,簡曉輝獲評“全國盾構工匠”榮譽稱號;2021年3月,他創立的“簡曉輝創新工作室”獲評“湖南省直創新工作室”;近日,他收獲了自己人生中的又一個榮譽稱號——“電建工匠”及(首屆)特級技師。
諸多榮譽的背后,是多年來扎根一線的堅守和執著,是身為一名工程建設者的責任與擔當,是作為黨員沖在前、干在先的精神體現。
2013年,“華龍I號”TBM盾構機作為水電八局開拓南美市場的重要力量,進入厄瓜多爾美納斯水電站。簡曉輝也與“華龍”、與TBM結下了不解之緣。
他用“一張白紙”來形容當時自己對TBM的了解度。跟隨TBM技術在公司快速發展的腳步,他首先自主學習新型機械技術應用與維護的相關知識,憑著一份初心與對機械設備的熱愛,終得償所愿,成為TBM先頭部隊中的一員,駐扎到秦皇島TBM生產線,見證了“華龍I號”TBM的誕生。TBM團隊組建完成后,帶著“華龍I號”化整為零,漂洋過海到達南美洲厄瓜多爾共和國美納斯項目施工現場。
項目開工之初,設備從組裝、滑行、調試、掘進,每一項工序都依賴于原廠商意大利SELI公司。在技術保護、語言不通等多方面原因的阻礙下,中方技術人員總是受制于技術壟斷,凡是遇到涉及TBM骨骼經絡的根本性問題,總是得請求廠方支援。這就對施工工期和現場的技術人員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與壓力,身為技術員之一的簡曉輝也感到處處受人掣肘。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簡曉輝選擇擔起重任。他認為,條條大路通羅馬,技術壟斷是難題,那就打破這道難題。他首先找來廠商提供意文應用說明書,再從知網翻閱了多篇與TBM相關應用論文,弄懂具體的操作原理,從摸索、嘗試到實施、完善,攻堅克難的精神始終激勵著簡曉輝帶領TBM團隊攻下一個個難題,實現了美納斯水電站14公里超硬巖隧洞的精準貫通。
2016年,簡曉輝和TBM技術團隊從厄瓜多爾回到祖國的懷抱,奔赴新疆XE項目,與“華龍II號”TBM一道,開啟了國內超硬巖的地下掘進之旅。如今的TBM團隊已形成規模,在盾構施工領域也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轉變,成為水電八局一支以盾構施工為核心競爭力的TBM專業團隊。
簡曉輝也從一位TBM專業技術員,逐步成長為項目副經理。他總是對徒弟們說:“TBM的未來就靠你們了,小雁總是要展翅高飛的!”
在工作期間,他牽頭創立了“簡曉輝創新工作室”,緊緊圍繞TBM運行維護,定期組織技術培訓。在他和項目的精心栽培下,原來只有四五個人的小工作室,也逐漸開枝散葉,成長為幾十人的TBM專業團隊。
“你看成斌啊,在TBM工區,技術報告嚴絲合縫;洞里的吳月鋒,在機械液壓領域獨當一面……”一提到他的學生,簡曉輝的話匣子就關不上了,臉上笑意更是掩蓋不住。
種下一束光,收獲滿天繁星。一代又一代平凡的勞動者,用雙手撐起“大國工匠”之脊梁。簡曉輝以25年堅守,詮釋了一位平凡崗位上的技術工匠,對理想信念的執著追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