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不墨千秋畫,流溪無弦萬古琴。
廣州白云區富含水的滋養,一條條蜿蜒的河流猶如一條美麗緞帶,串起最美白云。近些年來,由于沒有完善的截污排污管網系統,當地村民只得將生活污水排入明溝、魚塘和雨水管網,村內巷道和池塘污水橫流、臭氣熏天、蟲蠅滋生,水質問題與周邊環境格格不入。
為還白云區一片碧水畫卷,水電十一局廣州白云項目部向污水河涌“亮劍”,以最大決心打贏這場治水攻堅戰。
找準“痛點頑疾”,開出“對癥良方”
廣州市白云區歷史悠久,城中村數量多、分布廣,建筑密度高、管網布局混亂、排水系統建設滯后。進場初期,即使做了充足的準備,可真正面對超過三萬人的轄區人口、九千棟的房屋、15.15平方千米的大型摸排面積,以及污水井、管線、溝渠、化糞池等數十項摸排類型,項目人員還是被龐大的工作量和繁雜的現場狀況搞得焦頭爛額。
為了盡快完成前期摸排情況,項目部成立專項小組,每天早上6點摸排小組迎著微微亮的晨光開始一天的工作。他們用腳步丈量每一個施工點,不厭其煩地打開井蓋檢查管道運行情況。污水管道的味道一般人都受不了,有時候聞了一天的下水道味,他們連飯都不想吃了。但是想想附近的居民長期被這種環境所困擾,他們理解了自己這項工作的緊迫性和意義。
白云項目工程量大,污水管道總長達到8萬多米。為了能夠高效準確的找到問題管道,項目創新性地采用CCTV管道檢測儀,使用計算機操控機器人來拍攝紀錄管道內部情況。項目工程技術科副科長李力說:“我們自己配置的設備,既能省去大筆的設備租賃費和第三方檢測費,也可以為后期類似項目提供借鑒經驗,真正做到了開源節流。”
前期的摸排如果沒有完全弄清楚,后期的精確治理就沒辦法進行。“決不能放過任何一處,不讓污水有地可藏”,這是他們一直堅持的原則。“一定幫助解決附近居民的困難”,這是他們真切想要為群眾做的事。他們將治理決心化為實際行動,權衡上千個施工點,精確至一厘米的高差,每天不厭其煩地走街串巷運行管道摸排,只為下一階段精細化治理開出“對癥良方”。
疏通“毛細血管”,聯通雨污“大動脈”
回憶起城中村的“黑歷史”,當地村民也是連連搖頭嘆氣:“不是我們不愛護環境,是污水確實沒地方排呀!”
由于沒有完善的截污水管系統,當地居民只得將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明溝、魚塘和雨水管網。對此,項目借鑒相關經驗,采用雨污分流的方案進行徹底截污。新建雨水立管或改造現有雨水立管,使其入地后進入雨水通道,包括雨水篦子、市政雨水管道、附近河涌等,疏通“毛細血管”;新建污水管道,接入市政污水管網,通過市政管網、泵井等進入污水處理泵站,實現雨水和污水的徹底分流,打通雨污管道的“大動脈”。
點多面廣、情況復雜、任務繁重……盡管面臨著重重問題,項目部始終將創建標準化樣板施工作為工作準則。基坑開挖和支護、管道鋪裝和接駁、基坑回填和路面恢復等每一道施工程序,都制定專項的施工規范,力求量管理工作做實做細做專。
白云項目共涉及6個城中村,施工范圍大,施工人員多,如何管理好現場安全任重而道遠。“安全從來就沒有小事可言”安全總監趙玉龍時刻警醒著自己。他每天在各個村子中巡查,工程大干時施工點多達100多個,盡管如此他還是嚴格要求,對所有施工點逐一進行隱患排查。他每天騎著自己的小電動車早出晚歸,一天下來風塵仆仆,但他從來都不說累。為了增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他利用項目部的VR體驗館,組織一批批的工人去體驗,每天堅持開展安全教育培訓,全力以赴做好安全環保工作。
功夫不負有心人,項目部連續兩年收獲電建水環境生態集團白云區總包部授予的“安全生產優秀項目部”榮譽稱號。
掌握治污工作“法寶”,推進城中村“蝶變”
由于截污需要在內街內巷進行開挖、埋設污水管,有村民擔心動土作業會影響自家風水或是房屋的安全。為此,項目部聯合當地村委會,挨家挨戶宣傳截污工作的有利之處。 負責現場施工的工區主任呂偉明現場協調、生產兩手抓,在和當地村民的交流中,他總是滿帶笑意,耐心溝通,用真誠的態度和可行的施工方案打消村民的疑慮和擔憂。“那段時間,老呂把村里的每個角落都走遍了,幾乎每戶村民都認識他。”南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區禮榮這樣說到。
項目部對配合度高的家庭開展試點,進而以點帶面,讓村民進一步了解這項工程是造福后代的利民工程、幸福工程。事實證明,解決“急難愁盼”的民生實事,才能贏得群眾的支持,這也是推進城中村治污工作的“法寶”。
如今的白云區正是:風回一鏡揉藍淺,白云之下有清流。作為第四批城中村污水治理及供水管網工程,白云項目不僅解決了村落巷道污水橫流、臭氣熏天的現狀,還消除了困擾村民多年的“暴雨天,水浸街”現象,昔日污染嚴重的黑臭河涌如今被改造得清可見底,村內的整體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和改善。
面對整治后的清澈河涌,村民們說:“看到周邊的河道變得越來越干凈,我們是打心眼兒里高興。以前夏天這邊都是蚊蟲,都不敢靠近走。現在可好了,這里已經成了我們茶余飯后休閑的好地方了,從前的黑臭都成歷史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做好“水文章”,畫好“生態圖”,這是電建治水人一直努力的方向……
治理后的白云區水域
標準化施工樣板
施工測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