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礦大地的南俄河奔流不息。一座現代文明產物——南俄4水電站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隨著碾壓機發出的最后一聲震響,宣告了電站大壩12萬立方米碾壓混凝土的全部完成。
為了這一刻,中國水電八局的員工們,已經奮斗了六百多個日日夜夜。
萬丈高樓平地起
猶記得2019年9月17日,高聳入云的塔機宣布就位,規整有序的倉面里自卸車、平推機、碾壓機械、振搗設備以及整齊劃一的工程施工人員已就緒,這一天如往常一樣,也和往常不一,他們將在這一天正式啟動大壩主體碾壓混凝土第一倉的澆筑工作。
良好的基礎是一棟樓、一座大壩以及一個項目建設的絕對保障。在準備第一倉碾壓混凝土澆筑工作的前后期,八局海外建設者們奮戰了整整月余,項目項目經理、黨工委書記陳義良多次在碾壓混凝土專題討論會上強調:前期施工進程慢是為了打牢大家的基礎、磨煉大家技術,一旦熟練起來、前后方管理要全面協調統一起來后,必須高效率、高質量完成大壩澆筑工作。
為此,項目部各部門攻堅克難、迎難而上,成立技術青年突擊隊,專注碾壓混凝土澆筑工作,在老撾工人、越南工人技術不熟練的問題上,技術部門下大力氣,組織召開施工技術培訓會議、現場技術交底會以及定期的總結會議多達20余次,全方位攻克“外籍人員技術短板”,著力打破技術壁壘。與此同時,以項目部技術人員帶動分包作業隊伍負責人,以分包隊伍負責人帶動外籍施工人員,產生“上下齊心、上下聯動”的效果,也為左岸第一倉主體碾壓混凝土順利澆筑提供了充分保障。
浩瀚行無極,揚帆但信風。隨著“轟隆隆”的聲響響徹整個大壩左右岸,南俄河中的魚兒被引得跳出水面,似乎也想飽眼一番人類建造鬼斧神工的秘密,三天三夜的時光為這座宏偉大壩左岸注入了堅實的基礎。這期間,白天與黑夜交相呼應,日月和星辰披撒在南俄工程人的身上,不舍晝夜、不辭辛勞,在他們的眼里、神情里仿佛都定上了一層“緊張、熱烈”的霜,累和倦爬上他們的身軀,但卻未曾磨滅他們心底的火熱,一切美好的畫面都在鋼筋與混凝土的藝術中定格,而他們正是這一場藝術秀的主角。拋開那些消極和懈怠,只余下緊蹙的眉和豆大的汗,他們是“揮灑青春和汗水”的筑壩人,也是見證大壩一點點拔地而起的平凡人,在這天圓地方的大自然中造就不凡工程的八局人。
道阻且長共前行
“天有不測風云”。2020年初2月,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一切的平穩,疫情持續蔓延全球,佛國故土老撾被殃及,項目建設團隊也因此被蒙上了濃濃的陰霾氣息,灰色天空之下,是無數戴著口罩的“逆行人”。
“全線封國、閉關鎖口、進口材料受阻、項目部人心不穩、生產按下暫緩鍵、資金流告急”,接踵而來的事給南俄工程人帶來巨大沖擊和挑戰,但“于逆境中奮起、于陰霾中前行、于低谷中爬起”是建設者們堅守不變的初心,扛起“抗疫穩產”的大旗,他們毅然選擇直面疫情帶來的陰霾,逆流而上。
一年半的水電站建設期內,項目黨工委始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指示精神,把確保海外員工的身體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實行關鍵節點目標“專人轉盯”、“領導班子下一線值班”制度,群策群力地解決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與難,項目各部門負責人帶頭“過緊日子,減少損耗”,工程、物資部門“合理管控用材”,技術、安全部門“確保各優化方案安全、可控”,經營、財務部門全面“協調資金周轉問題”,南俄工程人同心同向降低疫情帶來的一切不利影響、穩定生產,以“上善若水、順勢勇為”的的企業精神,做到了抗疫和穩產“兩手抓,兩手硬、兩不誤”,穩步推進電站碾壓混凝土的施工。
穩定持續至2021年5月,老撾疫情再度爆發,確診病例逐日攀升,到突破至1萬例,風險依舊持續激增,臺風天氣與雨季的接近,讓項目建設團隊面臨建設期間的“防疫穩產”最大壓力。“把時間追回來、把損失降下去、把生產搞上去”成為項目部全員的思想和行動主線。在最后的碾壓沖刺階段,項目部積極統籌資源的配合與協調,成立各專業突擊隊、青年突擊隊,在確保各項生產任務和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推進的同時,努力實現大壩左岸混凝土順利到頂、溢流壩段至防汛高程、大壩右岸碾壓混凝土順利到頂等系列節點目標。于此,南俄工程人凝結成“人心齊、泰山移”的氣勢,摁住疫情的陰霾,向節點目標發起全力的沖刺。
2021年9月12日下午5點,陽光褪去熾熱與火辣,溫暖、柔和地照拂在每一個南俄工程人的臉頰上,“南俄4水電站大壩右岸碾壓混凝土順利到頂!”、“大壩碾壓混凝土終于全部完成!”一句句稀松平常的總結,一句句舒心坦然的交接,如普通的一天,靜悄悄地來到,不帶走一片云彩,其中的艱辛與不易都隨著晚風與夕陽緩緩蕩漾開建設者們心底的慰藉。
時光溫潤,歲月生香。日新月異的南俄4水電站正在老撾川礦大地上不斷成長,八局海外建設者們不忘“建設絲路工程的初心”,堅守工程建設陣地,善于踏平各種艱難險阻,順勢勇為,穩步前線。
從“第一倉RCC混凝土”的開倉,到“最后一倉RCC混凝土”的完工,八局海外建設者們將整裝蓄力再出發,奮力繪就這片廣袤大地上“萬家明燈火”的絕美畫卷,為“早日建成老撾南俄4水電站、深化中老友誼”而接力奮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