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廣東梅蓄項目攻堅克難的一年,為順利實現首臺機組“12·31”投產發電目標,項目部充分發揮黨建引領核心和保障作用,組建黨員示范崗責任區、黨員突擊隊,黨員亮身份、做表率,沖鋒在前、奮勇爭先,讓黨旗在施工一線高高飄揚,樹牢“紅色導向標”,引領廣大職工群眾迎難而上,全力以赴加快推進項目建設。
頑強拼搏,攻堅克難有擔當
全建亞同志,項目部生產副經理,他熟悉水電站機電安裝流程,精通機電安裝技術,主管生產20多年,生產管理經驗豐富,魄力十足,敢打硬仗。2020年7月,梅蓄工程調整首臺機組發電目標,施工進度由合同工期29個月調整為19.5個月,項目部深感工期壓力巨大,猶如泰山壓頂一般。自全建亞來到梅蓄項目后,他與總工精心討論研究最可行的施工進度計劃,緊抓施工部署和調配,提前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節點,期間付出了他全部的艱辛和努力。
從1號機座環蝸殼安裝到副廠房封頂、1號機封頂、上下庫蓄水、定子吊裝、2號機封頂再到首臺機轉子吊裝,全建亞同志深入每一步工作當中,他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才是真正的共產黨人”這句話來激勵自己,要求他人。他說:“志不求易,事不避難。”要求員工既要有不畏艱難的豪氣,更要有迎難而上的勇氣,認準“12·31”發電目標,堅定目標前進方向,激發員工前進動力;要求員工們自覺提升攻堅克難的硬本領,淬煉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砥礪奮進姿態,始終保持不服輸、敢碰硬、不畏難的工作態度,敢于吃苦,善于吃苦,樂于吃苦,在苦中磨礪斗志、堅定信念,爭做新時代的攻堅者、開拓者和奮斗者。
作為生產副經理,他每天都提前到工地,仔細巡查一遍各個施工部位,再到現場辦公室規劃每天的施工計劃、安全注意事項、重點把控的事以及需要協調的事,隨后召集各作業隊隊長進行詳細部署,發現影響施工或不作為行為,及時糾正、制止。緊盯關鍵部位、關鍵環節,有人上班的地方,就有他的身影,無論晝夜他都堅守前方,以身以則,發揮了一名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干事雷厲風行的全建亞,不僅僅是生產管理能手,還是一名學習的排頭兵,他說:“工作再忙,也要學習,作為一名黨員,更應該帶頭學習,學習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是力量的源泉。”點開“學習強國”學習報表,前十名就有他的名字。他常說到,作為機電人,要學習老一輩的優良傳統,在工作中盡職盡責,努力完成任務。同時更要發揮傳、幫、帶作用,引導年青人吃苦耐勞,勤學好問,為機電公司轉型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恪盡職守,真抓實干有魄力
顏昌梅同志,從28歲就開始擔任總工程師,先后在托口、烏干達、烏東德等多個大型水電站任總工,是一位在機電安裝領域駕輕就熟、業務精湛的實干型技術能手。作為技術領頭羊,他深深明白,敢于超越同行業最先進的工期,不僅是資源的優化,更應該在技方方案上打破常規,多方論證后進行技術攻堅。
副廠房混凝土澆筑是梅蓄項目的第一個重大節點,是機組抽水發電的中央控制部分,關系到整個廠房的供電、監控、供氣、排水、通風等,副廠房的早日形成,是機組運行的關鍵。為此,顏昌梅和土建技術負責人曠永清及時優化施工方案及工藝:采取多層不拆模板與架管的方案;板梁先立模,鋼筋在模板槽上方綁扎,再托放入模板槽內;土建與機電施工采用提前介入、無縫銜接的工序方式。經過兩人深層次研究,副廠房一層混凝土的澆筑時間最短只花了6天,提前一個月完成了副廠房的澆筑任務。針對主廠房機組段尾水管、蝸殼、機坑等部位混凝土的分層分塊澆筑方案,顏昌梅和曠永清更是多次研究,實現了20多天完成機組段一層澆筑、提前31天完成2號機組段的混凝土澆筑等突破。
作為機電方面的排頭兵,顏昌梅仔細研究圖紙和廠家有關資料,積極采取多項措施優化機電施工方案與工藝,包括蝸殼座環支墩由混凝土支墩改為鋼支墩,取消球閥尾閘液壓閉鎖、球閥延伸管與引水鋼支管湊合節安裝優化等,進一步節省了安裝時間,提高了施工效率,實現了首臺機轉子提前10天吊裝完成關鍵性節點任務。
作為一名老黨員,恪盡職守、扎根一線是顏昌梅的真實寫照,他每天都守在前方,時刻關注著安裝質量和現場進度,及時協調解決現場出現的各種難題。轉子磁軛熱打鍵是轉子組裝過程中一個重要環節,由于廠家加溫方式的問題,導致磁軛與支架的漲量不夠,顏昌梅及時改進加溫方式,連續多天堅守在前方,直到磁軛鍵順利打入。
白天堅守在前方,處理各項施工難題;晚上便研究圖紙,編制審核安裝方案。他多次叮囑年輕的技術人員要穩扎穩打,積極進取,虛心學習,多鉆研圖紙和方案,以超越他為目標。他說:“每干一項工作,就要負責任、有擔當,事前要多思考,工作要做細致,事后要多總結,所有的付出都將為你們今后的職業生涯帶來收獲。”他希望年輕人要做好自已的職業規劃,明確自己的奮斗目標,不斷實現自我的突破和發展。
精益求精,臻于至善有匠心
匡建新同志,一名普通的機電人,30多年致力于水電站發電機組安裝,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在機電公司眾多發電機安裝工中,基本上都聽說過他的名字,技術嫻熟,工藝一流。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時刻不忘己任,嚴于律己,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之上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他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堅守現場,不遺余力、積極耐心的解答青年人所提出的問題,分享自己的一些經驗和認識;指導現場工人們進行座環蝸殼、定子、下機架及推力軸承、轉子的組裝,各部件的組裝質量完全符合國家規范安裝最優標準,達到了業主所提倡打造精品工程的要求。
發電機定子與轉子是發電機的兩個核心部件,其組裝質量直接關系到發電機運行工況,定子定位筋的調整與焊接是定子圓度保證的根本。定位筋調整合格后,焊接前,匡建新針對此機型結構,結合多年的安裝經驗,制作了一部分實用的調整小工具,根據數據情況托塊焊接采用不同的工藝,由內向外焊接、由外向內焊接、由中向內或向外焊接等,定位筋最終的各項尺寸控制在最優標準,定子鐵芯疊裝時,基本不需要整形就達到了設計最優值。
轉子組裝前,匡建新仔細研究了廠家圖紙及安裝說明書,對重點、難點及與其它電站轉子結構上的不同進行了分析,針對說明書中試疊150高的鐵片后再安裝調整磁軛導向鍵的工藝要求,為確保安裝質量,他一直盯在現場,以免位置不對出現返工。試疊段求穩是第一位的,他要求技術員測量時,基準必須找準。每次測量前,都必須對測圓架進行復測檢查,絕對不能出錯。轉子磁軛疊裝后,磁軛外緣至中心距離實測在2532±0.15mm范轉內,是終轉子磁極半徑均在2959±1mm,遠少于設計要求的2959±1mm范轉內。
梅蓄電站首臺機發電工期的調整,主機設備難以趕上節點的相應要求,水輪機、發電機部件于6月22日才基本到貨。短時間內,水輪發電機元件在狹小的安裝間全面鋪開,工作緊鑼密的開展,這是考核主管發電機的匡建新同志的關鍵時刻。1號機轉子組裝、下機架及推力軸承組裝與安裝、2號定子組裝,作業點面多廣、任務重、工期緊,為順利實現首臺機轉子吊裝節點,他積極協調現場資源,合理安排施工任務,嚴格控制每一道工序,當下機架26日順利吊入機坑就位、27日轉子所有電氣試驗順利完成后,臉上終于露出了喜悅的笑容。
在梅蓄項目建設過程中,項目部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黨員在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在危急關頭豁得出去,把黨旗插在施工一線,提振梅蓄項目全體建設者的精氣神,為全力推進梅蓄首臺機組“12·31”投產發電目標而不懈奮斗。
評論